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旧是个体对于过去的某种渴望。在怀旧的遐想中,一个人会记得自己过去发生的某些事,这些事对于个体来说是具有意义的。个体或许会带上玫瑰色的滤镜来怀旧那个时候的人事物,甚至可能想要回到过去。在怀旧的触发机制中包括着消极的情感体验,例如本文将要探讨的孤独感。而基于情感修复理论,怀旧其实是剔除不快乐之后的带有滤镜性质的过去,在这样一种修复的过程中,个体存在的消极情感都将被删除,那么通过怀旧这样的过程,是否可以缓解个体的孤独感,对生活产生有益的帮助。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从而为现阶段怀旧治疗的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然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在日常生活中,怀旧如若作为一种修复方式存在,是否应该称之为是一种健康的修复方式,个体是否会因为惯性,经常性的沉思过去,因此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也是让研究者迷惑的一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对于怀旧的特质倾向和状态进行分别研究,以个性自我具有强烈表达欲望的90后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量表调查、情景启动实验的方法,来综合研究怀旧特质倾向和孤独感的关系、怀旧启动状态下和孤独感的关系。本文研究将分为三个部分四个研究进行。第一部分研究一首先对怀旧量表进行修订,进行修订过后的量表符合心理学要求。运用修订过后的量表,分析探讨90后人群的怀旧特点。同时结合孤独感量表研究怀旧在作为一种个人特质时,对于孤独感的影响和作用方向。第二部分包括研究二和研究三。研究二通过情景实验的方法在主观层面上用怀旧文字启动个体的怀旧,通过与控制组的对比,分析启动后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状态,分析主动状态怀旧对于个体孤独感的影响。研究三是研究二情景实验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探讨启动高低的主动状态怀旧对于不同怀旧特质个体的影响和差别,并探讨特质和主动状态怀旧对于孤独感缓解程度的交互效应。第三部分研究四在客观层面上通过情景实验的方法对于个体的被动状态怀旧进行感觉通道的启动,同时分析怀旧不同组别和感觉通道对于孤独感的影响和交互作用。探讨个体在听觉怀旧、听觉非怀旧、视听觉怀旧、视听觉非怀旧四种启动条件下对于孤独感的不同影响,并据此为怀旧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式。本文探讨的分析结果如下:(1)怀旧广泛存在于90后群体中,同时怀旧作为一种个人特质时,与孤独感的关系是正向相关的,但在信念怀旧上不存在相关关系。(2)在主观层面上,对于怀旧进行启动时,启动效应显著,并且发现启动主动状态怀旧后可以降低个体的孤独感。进一步对于个体高低怀旧特质和高低状态怀旧进行交互分析时发现,状态怀旧的启动对于那些具有高特质怀旧的个体更容易发生启动,并且高特质高状态怀旧组在孤独感的缓解程度上获益最大。(3)在客观层面上,通过个体的听觉和视听觉的感觉通道对于怀旧组和非怀旧组进行对照启动,发现视听通道结合的怀旧组对于孤独感具有最显著的积极效应,组别和感觉通道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以上三个部分四个研究的成果丰富了情感修复理论、人际交互理论和连续性理论,并为怀旧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撑和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降低治疗参与者的负性和消极的情感体验,缓解孤独感,由此增加个体的心理幸福感和生活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