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的相关研究——以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初中部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初中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由社会自我向心理自我发展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一年级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与过渡年级,学生面临着青春期的适应问题。   本研究采取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苏州市一所公办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量化采取问卷调查法,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为调查工具,讨论和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一学生的整体自我意识状况以及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关系。质化研究以深入访谈为主,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访谈,从访谈发现:初一学生的适应问题尤其体现在学习的适应方面。初一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受到与父亲的关系影响。   论文的最后部分,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提出建议,以新的视野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注意培养初中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尊。   研究结论如下: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一学生和苏州本地初一学生在自我意识总分上差异不显著。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一学生和苏州本地初一学生自尊存在差异。   (三)自我意识和自尊的相关显著。
其他文献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的内在驱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技能习得以及足球教学质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以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育才小学三年级学
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它关系到英语教育改革的成败。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焦点。   学习型组织理
本论文试图探讨在外语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然课堂中重铸与形式协商对学生口语准确度的影响及其学生水平对两者效能的影响。测试工具为三次即兴口语任务,分别在教学干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