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共模噪声抑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明至今,原子干涉仪的历史已有二十余年。作为一种精密测量的手段,如今原子干涉仪在科研和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发展迅猛。原子干涉型重力仪是基于原子干涉仪发展起来的重力测量仪器,可应用于地理测绘、地质勘探、导航以及基础物理研究等领域。比起单套的重力仪,多套重力仪的同步测量有更广泛的应用,可以研究重力梯度变化,以及进行一些基础物理研究如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等。本实验小组自2005年开始研制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目前已研制出多套重力仪,并且实现了两套重力仪的协同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多套原子干涉型重力仪协同工作时的共模噪声抑制,包括同步工作的实现,噪声来源研究,以及共模噪声抑制的手段。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精密重力测量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冷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发展。另外,简单罗列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了冷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理论及实验。理论部分主要是原子干涉部分的理论,包括原子在光场中的演化,以及最终测量重力的相关理论;实验部分介绍了本实验组的两套冷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实验装置,以及相关的实验结果。第三章阐述了冷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时序,控制硬件和控制软件,还介绍了主控程序的其他拓展功能,以及未来待完善的功能。第四章是噪声模型的归类,以及对共模噪声的相关分析,其中包括相位噪声对干涉仪相位的影响和主要共模噪声来源的分析,此外还简单介绍了实验中主要的非共模噪声的来源。第五章是针对最主要的共模噪声源之一振动噪声的抑制研究。该章介绍了两种常规的振动抑制方案:被动隔振法和主动隔振法。此外,着重介绍了单纯用振动补偿法进行振动抑制的技术,包括基于控制平台的数据振动采集补偿方案和实验结果。第六章介绍了在两台重力仪同步工作的时候,对共模噪声免疫的算法研究,其核心是椭圆拟合的方法得出两台重力仪测量到的重力值之差。针对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差模噪声最小来作为椭圆拟合的依据。最后展示了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仿真和实验结果,以及和传统的条纹拟合方法的对照。第七章是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两套同步性卓越的冷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共模噪声抑制。目前本实验组的两套重力仪单点测量时间为450ms,重复率达到2.2Hz,在基于被动隔振的条件下,灵敏度分别达到1.9×10-g/√HZ和2.1×10-7/√HZ。我们如果单纯运用振动补偿法,可以让单台重力仪获得与被动隔振的条件下接近的灵敏度,并且在振动环境恶劣的情形下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结果。进一步,我们运用椭圆拟合法,获得了对共模噪声免疫的重力差分信号结果,并在振动环境恶劣的情形下仍然测量到重力差分结果,其灵敏度优于两套重力仪相位直接相减。
其他文献
城市建设是多方行为主体参与的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多方协作效率的提升是影响城市建筑效益发挥的关键。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BIM技术应运而生。其不仅改变了传统各协作方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会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本文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高分子材料专业旨在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
摘要:针对国家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本文对工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进行教学改革和探讨。本文从教材、课堂教学、试验及竞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知识和能力发展”为教育思想,以“夯实基础、引导创新”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科研等方面进行相互融合、渗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
相比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传统测量手段,光学散射测量技术在满足纳米级尺度测量要求的同时具有快速、低成本、非破坏性和易于集成等优点,因而在纳米制造等先进工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学习到丰富的前沿知识,而教师则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启发者。在后喻
髋关节试验机用于评价人工髋关节生物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其运动特性需与实际人体髋关节的生物学特性近似,并能满足动态加载要求。为了克服串联髋关节试验机在刚度、动态加载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结构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81±0.01)g的团头鲂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