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三个方面梳理了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第一章论述了茨维塔耶娃的爱情经历和她的诗歌创作。茨维塔耶娃坎坷的爱情经历和她的出身、成长环境和性格是分不开的,而她众多的爱情诗歌是她情感经历的真实写照,是她不同时期对爱情的抒发与表达。第二章根据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音域宽广的特点和表达的不同内容对其爱情诗歌进行了分类。她的爱情诗中展现了爱情的丰富面貌,精确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深挚情感,在爱情的表达上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广度和深度。她的诗歌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柔情与期盼,这一类诗歌特点是低沉深情,温柔细腻;二是呼告与夺取,这一类诗歌特点是热烈高昂,硬朗激越;三是嫉妒与痛苦,这一类诗歌特点是丰富灵巧,真实复杂。第三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茨维塔耶娃爱情诗的独特性。一是她的爱情诗具有热烈的风格,高昂的调子,不同于一般女性诗歌的特点;二是她的爱情诗细腻广阔地表达了灵与肉的冲突和融合,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大胆新颖;三是她的爱情诗中体现了爱与诗的永恒价值,认为爱情和诗歌可以超越和征服死亡,迎来永恒的生命。
其他文献
人的内心世界一直是文学创作中备受关注的焦点,的确,现代人隐秘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处境。本文从心理学的层面探悉《金色笔记》中所反映的自由女性的困境,并力
司马光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史学家。目前学界对其史学巨着《资治通监》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其诗文集的研究成果则非常少。本文重点探究司马光诗文集在宋代、明代、清代的刊刻
王小波将他的身份定位为小说家,他以狂欢的姿态戏谑荒诞的社会,以理性和浪漫营造理想的精神家园,其作品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兼具艺术之美。狂欢化作为王小波小说的外在表
杜甫家族,属于京兆杜氏的分支,始自杜预幼子杜耽。西晋永嘉乱后,杜耽孙杜逊随晋元帝南迁,定居襄阳,形成了独立于京兆本宗的新郡望——襄阳杜氏。襄阳杜氏发展到唐代,主要以杜
利奥·洛文塔尔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但长期以来,在谈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时,很少有学者研究洛文塔尔的思想。研究者一般认为洛文塔尔是法兰克福学派主流观点
D.H.劳伦斯是一位有着强烈忧患意识和救世理想的作家。劳伦斯深感现代人的生命和生活在西方文明的病态泥沼中越陷越深,他要为现代人找寻出路。本文尝试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