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最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其分布广,感染率高,常发生在15—50日龄的雏鸡,若不能有效控制,其现场发病率可达50%—70%,死亡率可达20%—30%,严重爆发时其死亡率可高达80%,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药物防治是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耐药虫株的普遍产生及绿色食品概念的形成,人们期望用更好的手段取代之。由于球虫活苗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价格高、制备繁杂、潜在毒力返强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能大量生产的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应运而生。本课题对E.tenella ZJ株TA4抗原基因进行研究,旨在为鸡球虫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一种候选基因;同时开展IL—2作为基因佐剂在抗球虫作用和促进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从而为鸡球虫多价或多联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探讨了改进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纯化方法及鸡胚培养技术的效果。纯种E.tenella ZJ株孢子化卵囊5×104个/只接种15日龄无球虫感染的雏鸡。接种7天后剖杀鸡只,取其盲肠,组织捣碎机打碎,用2mg/ml胃蛋白酶40℃下消化2小时,经40目、200目铜筛过滤,离心收集卵囊,2.5%重铬酸钾中培养48小时,使卵囊孢子化。取孢子化卵囊培养物离心洗涤除去重铬酸钾,次氯酸钠漂浮进一步纯化,抗生素处理,组织匀浆器研磨机械脱囊释出子孢子,经计数后,以4×104个子孢子的量接种鸡胚,获得成功,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的特点,可作为建立鸡胚球虫感染模型的改进方法,同时也为球虫免疫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所需大量高纯度的卵囊、子孢子等基础材料提供重要方法。
用上述方法制备高纯度E.tenella ZJ株孢子化卵囊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进行RT—PCR。按照Brothers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引物上下游分别加上EcoR I和Xho I酶切位点,以便于插入载体中。与将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转化DH5—α感受态,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命名为pMD18—T—TA4。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比较分析,克隆片段全长1205个核苷酸,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从48—698长度为651bp,编码217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23.11kDa,与参考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9.1%。
将重组质粒pMD18—T—TA4和表达载体pGEX—4T2分别用EcoR I、Xho I酶切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2—TA4,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提取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正确后,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TA4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kDa,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诱导6h的蛋白表达量可达到35.9%,采用抗GST抗体进行Western—blot成功检测到了该特异性条带。
以dam和phoP基因双突变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为递呈载体,探讨携带TA4基因、鸡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DNA疫苗——ZJ111/pcDNA3—TA4和ZJ111/pcDNA3—IL2的抗球虫感染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共分10组,即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TA4融合蛋白免疫组、zJ111/pcDNA3108 cfu免疫对照组、ZJ111/pcDNA3—IL2108 cfu免疫组、ZJ111/pcDNA3—TA4108 cfu免疫组、ZJ111/pcDNA3—TA4107 cfu与ZJ111/pcDNA3—IL2108 cfu联合免疫组、ZJ111/pcDNA3—TA4108 cfu与ZJ111/pcDNA3—IL2108 cfu联合免疫组和ZJ111/pcDNA3—TA4109 cfu与ZJ111/pcDNA3—IL2108 cfu联合免疫组。3日龄进行首免,一周后进行二免,二免后一周用E.tenella ZJ株孢子化卵囊攻毒,剂量为每羽3×104个;攻虫后第8天,所有鸡称重、剖杀、取其盲肠,观察盲肠病变,对盲肠内容物进行卵囊计数。结果表明:药物对照组、融合蛋白免疫组、ZJ111/pcDNA3—TA4108 cfu与ZJ111/pcDNA3—IL2108 cfu联合免疫组的保护效果较好,ACI分别为141.8、158.2和142.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试验结果提示,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鸡球虫DNA疫苗对球虫感染鸡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低于融合蛋白免疫组。IL—2在抗球虫中有一定的免疫佐剂作用。
综上所述,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鸡球虫DNA疫苗ZJ111/pcDNA3—TA4的ZJ111/pcDNA3—IL2能产生一定的抗球虫感染的保护效果,但要在实践中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