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多普勒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评价冠心病的分析与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心病是当前社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冠心病的确诊仍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此项检查不易普及,组织多普勒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比传统的二维对心肌长轴收缩的改变敏感,因此要对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的价值。   方法:   1、把110例研究对象三组   1.1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CAG显示正常冠状动脉或冠状动脉狭窄<50%临床排除冠心病;   1.2 A组40例,男26例,女14例,CAG显示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临床排除心肌梗死,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1.3 B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存在典型胸痛症状,有心肌酶和心电图动态变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及其他非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应用美国GE-Vivid7超声诊断仪,配有TDI模式,探头频率2.0-4.0MHz首先常规行二维(2DE)、M型及脉冲多普勒(PW)检查,然后行TDI检查。每一指标均记录三个心动周期,录入光盘供后续分析。   3、采用心尖四腔成两腔切面行TDI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部和左室侧壁部及心尖段下壁部收缩期S波峰值速度(Sa),计算Ea/Aa。并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1、对照组、A组和B组间年龄、心率、血压、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A组与对照组比较左房内径、左室舒末径及缩末径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别(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A及E/A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左房内径、左室舒末径及缩末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对照组、A组、B组三组间两两比较:隔Ea、隔Ea/Aa,侧Ea,侧Ea/Aa,尖Ea、尖Ea/Aa逐渐减低,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在对照组和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低于对照组和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Aa和侧Aa,尖Aa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简捷方便、无创伤、费用低、敏感性高、可反复多次检查,可作为定量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状态及心室功能的有效指标。   2、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实时、连续地反映室壁运动速度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敏感,误诊率低。因此,TDI技术在评价冠心病中有很高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在体外诱导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糖皮质激素产生抵抗的模型。并探讨ERK信号通路在该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1.密度梯
第一部分H3K4me3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对蛋白H3K4me3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水平进行比较,以探究其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