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与政治、经济的融合越来越深刻,对综合国力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但是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分歧越来越明显,文化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话语权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的本土文化、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安全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我国的文化安全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文化生产的重要基地,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恰恰是西方文化霸权指向的重要群体。因此,文化霸权给我国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也提出了很大挑战。在当今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文化安全问题面前,必须要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正确决策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如何加强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保护好高校的文化安全也就成为了高校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文化安全及高校文化安全的相关概述;第三部分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传统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高校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文化霸权对高校文化安全的影响、互联网的影响、意识形态教育不足以及高校自身文化安全体系的不完善;第五部分提出了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对策,高校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承担起文化产业创新的职能;高校自身要建立文化安全体系,尤其是要建立一支政治素养高的教师队伍;还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通过对比讲解,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培养大学生的“三个自信”;高校还要健全自身的文化安全教育体系,创新文化安全教育的工作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就业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收效甚微;随着生涯辅导理论在大陆地区的推广,北京大学、清华
现代移动通信以及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加之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为移动学习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又为现代教育学习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
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法家学派在秦汉时期悄然消失了,但法家思想依然存在,而且在帝国政治中起着支配性作用。除了对秦帝国政治体制的沿袭以外,法家思想中的理性化取向对于汉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张,内部控制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良好的内部控制对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预防经济犯罪,增强综合竞争力方面具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芒果皮中黄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浓度95%,功率300W,提取时间10min。芒果
我国智库机构数量众多,但是大而不强,发展极不平衡。针对各类智库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应重点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发挥官办智库体制优势的同时,保持官办智库的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凝聚着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表征着一所高校珍重历史、立足当下、开启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一所大学
跨文化适应是一种社会行为,发生于跨越两种不同文化之际,在其间学习陌生文化之道德规范、语言习俗等,最终适应并且接受陌生文化,形成多元文化背景的过程。随着全球留学教育的
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一直是制约施工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短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激发施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摆在建筑业各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工程的发展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公路工程的发展推动着交通的便捷,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