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育人功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凝聚着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表征着一所高校珍重历史、立足当下、开启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发挥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功能。好的校训是激励学子不断奋进的助推器,是理解高校精神的一扇窗,为高校的发展指明方向。笔者对国内外校训育人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状认知分析,通过对大学校训含义和渊源的阐释,明确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演变发展与基本特点及其与大学精神的契合,并对大学校训育人功能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了大学校训对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理想人格塑造的作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使大学生将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人人知校训,人人懂校训的文化氛围。论文对大学校训育人功能现状及存在问题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主要涉及对校训育人功能认识偏差、实践不足、个体人文关怀欠缺等方面。针对此,笔者提出了践行大学校训育人功能的有效措施和路径: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校训深入人心;二要开展显性教育,让校训融入学生生活;三要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明确校训的深层次内涵,激励心智。大学校训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轨迹更是与整个民族文化、国家发展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其发展突出展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缩影。因此,大学必须深入挖掘校训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校训的价值导向作用,将校训所包含的理念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大学实践育人全过程、嵌入大学制度建设全过程,真正使大学校训的育人功能现实化、常态化。强化以校训为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渗透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最大限度发挥校训的熏陶和影响作用,使师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校园文化的浸润,并成为伴其一生的习惯。
其他文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巨灾经济损失评估理论是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目前一些省市正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模式,但鲜有学者研究农业巨灾保
校友文化是指母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广大校友所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是连接学校、校友和社会的情感联系,是凝聚广大校友的精神纽带。基于学缘关系的校友文化具有丰富性、凝聚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除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之外,越来越重视就业质量。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网络资源,必然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产
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只改变图形位置而不改变图形形状和大小.教学时,利用这一性质进行有意引导,洞察图形结构,揭示数量、位置等关系,提升学生推理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就业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收效甚微;随着生涯辅导理论在大陆地区的推广,北京大学、清华
现代移动通信以及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加之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为移动学习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又为现代教育学习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
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法家学派在秦汉时期悄然消失了,但法家思想依然存在,而且在帝国政治中起着支配性作用。除了对秦帝国政治体制的沿袭以外,法家思想中的理性化取向对于汉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张,内部控制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良好的内部控制对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预防经济犯罪,增强综合竞争力方面具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芒果皮中黄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浓度95%,功率300W,提取时间10min。芒果
我国智库机构数量众多,但是大而不强,发展极不平衡。针对各类智库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应重点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发挥官办智库体制优势的同时,保持官办智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