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炭保水保肥特性与葡萄根区不同施用模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人口与粮食、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科研课题,对果树根区环境和果园土壤的改良历来就是园艺工作者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根土系统中只对部分根区进行适当灌水施肥即可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营养中心理论”、“局部性”、“就近供应”等是系统发育中形成的规律,充分利用这些规律使果树根区肥水集中供应,这对解决我国大部分果园“旱”、“薄”矛盾和当前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炭不仅能够软化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而且作为一种天然养分载体,还具有优良的保水保肥特性。中国草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国外关于草炭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关于中国草炭水物理特性的研究尚属空白;对其保肥特性的研究也只限于定性的论述;在草炭改土的研究中,大多是将草炭和土壤混合,但这种使用方法用量大,成本高。部分研究表明,集中利用草炭可大大提高草炭的利用效率,但关于这方面研究缺乏系统报道。因此,研究草炭保水持水、保肥供肥特性及节约化施用方式,对其在园艺和环保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从土壤物理化学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草炭与砂土、壤土的保水、保肥供肥特征。同时,将草炭集中利用对葡萄根系生存环境进行局部改良,调节与利用果树营养的“营养中心理论”、“局部性”等,系统全面研究了草炭不同施加模式(局部改良和混合改良)的保水保肥特性及对葡萄生长的影响等,取得如下一些主要结论: 1. 系统比较研究了草炭、砂土和壤土3 种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得到了3 种质地土壤的拟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选用草炭对砂土进行改良,进一步探讨了草炭、砂土、草炭-砂土混合基质水物理特性。 在同等压力条件下,草炭的含水量显著高于砂土、壤土。用van Genuchte 模型和Zhang—van Genuchten 模型都可较好描述3 种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ey 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沙质和壤质土壤,但描述草炭的水分特征曲线较差。用腐质化程度低的高位草炭改良砂土,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显著增加,基质保水能力提高;干旱处理过程中体积收缩程度也随基质中草炭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溉频率对基质蒸发量和水势也有显著影响,随着灌溉频率的增加,基质中草炭含量越高,表面蒸发越快。用较低的灌溉频率,纯草炭仍能保持更多的水分,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有效水。 2. 以草炭、壤土、砂土、壤土-草炭、砂土-草炭的钙饱和土为样品,研究了恒温条件下氮磷钾的吸附特征,筛选出了最佳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和吸附、解吸动力学曲线。 草炭对氮、磷的保肥能力显著,对钾的保肥能力不显著;Freundlich 与Temkin 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因子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原发性骨
考虑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选取了19 mm、9.5 mm、4.75 mm、2.36 mm和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和油石比六种因素及相应的五个水平,采用正交表试验表L25(56)进行了优化
山东省潍坊市是一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业大市,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战略中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科技成
高等院校是知识、人才、信息的创新源和辐射源,高等院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肩负着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是决定推广工作成败的
<正>《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方法与技能》以全国少工委颁发的《中国少先队工作五年纲要》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为指针,按照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注重树立新
自然权利理论的发展有着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和相关学说交汇融合的过程,而经历这些交汇融合之后自然权利理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新的姿
北路梆子戏曲是我国梆子腔剧种的重要分支之一。源于其产生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北路梆子刚劲有力,高唱入云,而又婉转盘旋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是通过其唱腔、曲牌
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载体,已成为重要的区域文化资源和推动我省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省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平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依法治国是基本的国策,本文重点探讨了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复习1989年4月至1998年4月我科共检出甲状腺癌125例,与术前诊断差异甚大。本文着重对术前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06例,男女之比为1∶5.47。年龄11~75岁,平均年龄37岁,好发年龄为20~40岁共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