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行为作为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由于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经历的教学实践等方面有所差异,其课堂教学行为也存在很大区别。研究教师之间教学行为的差异性,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专家型教师行为的闪光点,为新手教师促进自身发展指明方向。本研究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课中两类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内容载体,通过比较寻找行为中的异同点,发现规律,总结特征,以期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促进新手教师快速成长,给予学生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从新课程改革、教师自身发展、课堂实践三方面论述了选题背景,再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论就行汇总、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告知自己问题的由来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最后说明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第二章为论文的架构,包括如何选取研究内容和对象、利用Nvivoll对课堂实录进行编码分析。第三章为论文的主体,分别对师生互动行为的密度、次数分布、时长分布、个别行为分布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类教师行为的异同点。第四章为论文的结尾部分,提出研究结论与改进措施,并从宏观角度看待此次研究的特色、不足与进一步的方向。研究发现,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以下三点存在显著区别:(1)新手教师指示、命令语句偏多,给予学生主动回答次数低,习惯于重复学生回答;专家型教师利用阶梯式提问法不断引导学生,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2)新手教师对知识点的掌握尚有欠缺,教学设计有待提高;专家型教师深刻理解每章每节的知识点,但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还需多样化。(3)新手教师欠缺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语言技巧有待提高;专家型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机智,能灵活应对课堂突发情况。(4)新手教师以讲授为主,倾向于把控课堂;专家型教师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倾向于启发诱导。(5)新手教师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忽视学生真实情感;专家型教师接纳学生情感,通过合适的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