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北旱塬是中国苹果优生区,水资源短缺,化肥用量大,已严重影响当地苹果产业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在保证优质优产的前提下提高水肥利用率,制定合理的灌溉施肥制度对农户增收、生态改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在陕西洛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试验站开展的苹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旱塬苹果树耗水规律,分析不同水肥处理对苹果树茎流的影响,对比不同水肥条件下的苹果产量、品质以及综合经济效益,探索了优质优产下提升水肥利用率的水肥策略。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苹果树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单日值在1.5~7.5 mm范围变化,苹果树单日耗水量先增加再减少;暴雨天气茎流计的测定数据时较容易出现误差,但整体来看,茎流法计算苹果树蒸发蒸腾具有较高的精度;苹果树生长期内土壤蒸发系数Ke变化不明显,基础作物系数Kcb持续增加,苹果成熟后,增幅逐渐减小。(2)灌水量相同,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果树日茎流量与日均气温、日辐射量和日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逐渐减小;施肥量一致时,日辐射量、日均气温和地表温度与茎流量的相关性在中水时取得最高值,相对湿度与日茎流量的相关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的变化对风速与日茎流量的关系没有明显影响。从水肥对于茎流速率的影响来看,茎流速率顺序为:中水>高水>低水,中肥>高肥>低肥,水肥耦合效应对果树茎流的影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比单养分水平处理和单水分处理更显著。(3)苹果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在中水时存在阈值,过量灌水对于产量提升不大;一定程度上增加施肥量,会显著增大苹果的平均单果重,减小果实硬度,增大果实的纵横径,增大可食率,超过阈值后,施肥对各项物理指标影响不显著;施肥量一致时,灌水量越高,单果重越大,增加灌水量有助于降低果实硬度;灌水和施肥对苹果的品质提升存在阈值,超过阈值,水肥对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甚至降低品质。在苹果果实膨大期灌水施肥,F2W2处理果实在商品果分级上更占优势;F3W2处理(灌水533 m3?hm-2,施肥500 kg?hm-2)是在保证优质优产的前提下,提高水肥利用率并且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