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成熟发展期,具有广泛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他们的需要既具有需要的一般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思想的范畴,故而全面而透彻的把握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是大学生内心价值观形成嬗变的基础和依据,为了更好的研究和把握,本文从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着手,以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的理论为依据,综合大学生精神需要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实施方案。国内外学术界从多方面对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但本研究认为在关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作用的研究上,仍需进一步具体探讨。第二部分:主要从马克思关于需要的理论对需要的概念进行阐述;通过与动物的需要的分析比对,概括总结出人的需要的特征,即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社会性以及多样性;介绍了需要理论的发展变化的历程,并分别阐述了马克思、马斯洛以及现代心理学关于需要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需要分类和作用的介绍。第三部分:根据马克思的相关学说,逐步提炼和分析出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部分的阐述,介绍了精神需要的概念与内涵;通过对两个关系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精神生产与精神需要的辩证关系的阐述,概括出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理论体系架构;从不同角度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所高校的500名在校大学生的现阶段的主要精神需要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计算均值、图表比对等方式分析出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理论为视角逐——加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从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出发,提出促进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精神需要体系,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方案和对策:首先,重视个体需要,构建信息沟通机制。第二,突出主次,关注大学生的交往需要。第三,统筹兼顾,把握大学生的其他需要。第四,与时俱进,体现需要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