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级集体经济对维持乡镇行政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目前各级财政还没有足够财力供养和支撑的情况下,村级集体经济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现实条件,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才能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现实情况是,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严重影响了上级政策在基层的贯彻实施。因此,研究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因素,探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是近些年来基层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 论文根据作者多年在基层政府工作的经验,以章丘市LS街道为例,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别座谈、查阅有关资料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该街道76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数额、资金来源、支出方向、上级扶持、人才带动等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不平衡、负债情况严重、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基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以章丘市LS街道76个行政村2012年—2014年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估计和检验了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因。研究发现,在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这些新型经济模式中,市场化程度越强的因素,对提升集体经济收入的效能越大。同时参考借鉴国内典型地区探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案例经验,提出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选择增收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和建议,企望对其它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