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以H大学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已经迎来“青年教师峰值”,高校青年教师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工作绩效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关系到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因此,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绩效,对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水平越高,满意度也越强,工作效能就越高;反之,激励水平越低,则缺乏完成组织目标的动机,工作效率也越低。这为研究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文献发现,虽然近年来这些课题引起了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未全面地将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以H大学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 SPSS20.0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处理分析,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现状基础上,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工作动力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动力对工作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动力和工作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激发青年教师工作动力、提高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升青年教师工作绩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可以均衡城乡间教师资源,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动态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自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城乡教师流动至今已有很多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