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地球上进行水分循环的重要通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对物质、能量的输送和传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对河流水资源过度的开发以及不合理的配置,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河道淤积萎缩、水质遭到严重的破坏、河流的自净能力急剧下降。河流生态系统目前已存在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活自身的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对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为实现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管理河流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太湖流域的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学者Parsons提出的溪流健康指数(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 ISC)与河流健康计划(River Health Program, RHP)评价河流健康的评价标准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合太湖流域河流的具体现状,制定河流水环境健康的评价标准。根据整体性、科学性、实用性等原则剔除难以获得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包涵河流水文、河岸带状况、河流形态结构、河流水质理化参数、水生生物指标五项指标的河流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由“健康、亚健康、病态、差”四个等级所构成的健康评价等级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用等权相加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建立河流水环境健康综合评价的模型,最终形成完整的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针对太湖流域的主要河流水环境进行健康评价。野外调查发现太湖流域受流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水体高密度养殖、工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河流水体生态退化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甚至灭绝。河流堤岸大部分为人工堤岸,只有少部分为自然堤岸,分布较单一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侵蚀。缓冲区植被大多数恢复时间很短,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都不强。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对污染物净化和拦截能力下降。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40%的河流处于亚健康状态,53%的河流处于差状态,7%的河流处于病态状态。太滆运河综合评价分值最高,为33.66,属于亚健康水平;梁溪河健康评价分值最低,为16.22,属于差水平。该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的主要入湖河流中近似一半的河流处于亚健康水平。因此,应加强流域环境管理能力建设,逐步恢复流域生态安全状态,形成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流域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