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应激加重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为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简称APAP)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非处方类解热镇痛药。在美国销售的含有APAP的制剂超过300种,平均每年的销量是十亿片。尽管在常规治疗剂量下APAP非常安全,但是该药的治疗窗较窄。因为过量使用APAP每年有大于100,000例的患者需要到中毒治疗中心接受治疗,其中包括超过56,000的门诊患者和2600例的住院病人和估计458例死于急性肝衰竭的病人。根据美国急性肝衰竭研究委员会报告,美国50%的急性肝衰竭病人都是由于APAP中毒,每年的人数超过1100人。有人报道,在APAP导致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每年呈递增趋势,1998年是21%,而2003年是51%。由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在2011年1月美国FDA发布公告要求在处方药中APAP的含量每片不得超过325mg。在2014年2月FDA又发布报告,建议医生和医疗人员禁用含APAP超过325mg的药品。虽然过量使用是导致APAP肝脏毒性的重要原因,但也有很多导致APAP中毒的风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饮酒和联合用药。迄今为止未见有研究报道外界应激对APAP肝毒性的影响。应激是一种机体状态,指机体在内部或外界刺激或应激原的影响下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应激原可以是物理因素,也可以是精神因素或二者的综合作用。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机体就会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ympathoadrenomedullary system,SAM)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表现为释放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等外周递质。很早之前,大家已经认识到应激能够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应激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HIV/AIDS以及癌症等之间的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应激可以抑制特异性免疫反应,诱导产生或加重抑郁症、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并促进HIV/AIDS和癌症的病情发展。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应激对肝脏疾病和功能存在影响。根据早期的临床报道,社会心理应激可以影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结果。例如,Hirose等发现情绪应激反应(如受到催眠暗示的恐惧或焦虑)可以明显增加肝脏血流量(HBF)。Fukudo等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炎中社会心理应激的严重程度与肝炎恶化及肝脏纤维化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杂志中,也有学者发现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与其精神抑郁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即使剔除了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抽烟、饮酒与否以及病程等混杂因素,在Grossarth-Maticek分型中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与I型人格人群具有相关性。在原位肝脏移植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手术前的人格品质更倾向于是那些“顺从的”“相对易于受人控制的”以及“淡漠心境”者。在动物试验研究中,人们同样证明了应激与肝脏疾病之间的紧密相互联系。例如,电击应激可以加重四氯化碳处理过的小鼠肝脏损害,也可以使α-半乳糖胺诱导的肝炎加重,这种肝炎和疟疾、沙门氏菌感染诱导的肝损害以及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有人在给大鼠施加多种不同的急性应激后,电镜检查发现肝脏粗面内质网破裂并膨胀,糖原耗竭,线粒体肿胀,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细胞膜的自噬泡数量增多和体积变大。有意思的是,即使在正常的啮齿类动物中,束缚以及电击应激可以触发温和的肝脏损害,这种肝损害以轻度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为特点。此外,社会隔绝应激(social isolation stress)可以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α转基因小鼠自发性肝细胞肝癌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加速小鼠结肠肿瘤肝转移进程。动物束缚应激模型是一种直接、非损伤性和简单的心理与生理应激模型。束缚应激可产生心理性的逃避反应和限制机体行动。束缚应激模型不但可准确且可靠地控制应激实验条件,而且与给药造模、手术造模以及外界强烈的温度改变或噪音相比,束缚应激模型可以有效地检测促肾上腺皮质素、皮质酮、fos蛋白、HPA轴的脱敏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束缚应激可以协同多种因素进行研究,例如学习记忆、摄食情况和声音刺激等。在最近15年间,束缚应激模型一直是使用最多的应激动物模型。本课题研究目的是:一、考察束缚应激对APAP给药后肝毒性的影响及可能的发生机制;二、探讨儿茶酚胺递质和肾上腺受体在束缚应激诱导肝损伤过程中作用。方法实验选用Balb/c小鼠,雄性,SPF级,8-10周龄,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饲养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屏障设施内,温度控制在19-26℃,12小时照明,12小时黑暗,动物自由进食饮水。正式实验前动物检疫观察3天。实验前一天禁食过夜,实验当天同一时间(上午8:00)将动物放入束缚筒内,束缚后保证小鼠自由呼吸,身体无法扭动同时不受挤压。束缚应激后动物或者被立刻麻醉处死或者放回笼内继续饲养。动物处死时,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从腹主动脉采血。动物采血后,立刻取下肝脏,生理盐水冲洗,取左肝页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剩余的肝脏用液氮速冻并保存于-80℃。在考察束缚应激对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影响的实验中,在束缚应激后的各时间点腹腔注射150mg/kg的APAP或生理盐水。APAP给药后4小时,动物麻醉处死采样。在考察儿茶酚胺递质和肾上腺素受体对束缚应激诱导肝损伤影响的实验中,束缚前30分钟腹腔注射1mg/kg的哌唑嗪用于阻断α-1受体;束缚前30分钟腹腔注射2mg/kg的育亨宾用于阻断a-2受体;束缚前30分钟腹腔注射20mg/kg的倍他洛尔用于阻断β-1受体;束缚前30分钟腹腔注射5mg/kg的ICI118,551用于阻断β-2受体;束缚前24小时皮下注射2mg/kg的利血平用于耗竭儿茶酚胺递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用酶循环法测定肝脏中谷胱甘肽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TNF-a含量。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HE常规染色观察病变程度。用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检钡Kupffer细胞活性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caspse-3、Caspase-9、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量。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用均数士标准差(Meand士SD)表示;单因素试验的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方差齐时采用多重比较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 ST3法。在考察束缚和药物相互干预的试验中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处理方式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当P<0.05时,差异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小鼠束缚应激模型的建立1.动物在束缚应激0、0.5、1.5、3、6小时后,组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4,24.666;P均小于0.01),表现为ALT和AST在束缚前3小时持续性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束缚0小时)相比,束缚应激1.5和3小时后ALT和AS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在束缚应激3小时后,ALT的水平达到正常值的3倍,根据海氏法则可认为小鼠束缚应激3小时肝细胞达到了损伤的标准。但是,当束缚应激6小时后,血清ALT和AST的水平开始降低,此时AS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小鼠束缚1.5、3小时及束缚3小时放松6小时后,各组间血清ALT和AS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00,27.268;P均小于0.01)。当小鼠束缚应激3小时后,血清ALT和AST的水平达到最高值,然后将动物放回笼中自由活动,放松后血清ALT和AST水平开始恢复,放松6小时时,血清ALT和AS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松24小时后,ALT值基本达到正常值水平。但是AS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3.束缚不同时间后肝脏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GSSG/GSH比值的组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F=7.199,13.522,22.817;P均小于0.01)。与血清ALT和AST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同,束缚应激3小时后(GSH+GSSG)含量降低、GSSG含量和GSSG/GSH比值和GSSG/GSH比值逐步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这些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束缚1.5小时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GSSG/GSH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束缚3小时后将动物放回笼中自由活动,放松后总谷胱甘肽(GSH+GSSG)、GSSG和GSSG/GSH开始恢复,至放松24小时后肝脏中的谷胱甘肽含量恢复至正常值水平。4.正常对照组和束缚应激0.5、1.5小时的动物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小鼠束缚应激3小时后仅可见有轻度的肝细胞胞浆疏松淡染,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第二部分:束缚应激对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影响1.在小鼠束缚应激0.5、1.5、3小时以及束缚3小时放松6、24小时后分别给予150mg/kg的APAP,结果发现,组间ALT和AS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55,12.584;P值均小于0.01)。小鼠束缚3小时可使APAP引起的ALT和AST升高增强,束缚小3时放6小时后亦可使APAP引起的ALT升高增强,与单纯APAP给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束缚3小时后立刻给予APAP,血清ALT和AST的升高幅度最大,达到单纯给药水平的4倍。但是束缚应激0.5、1.5小时以及束缚3小时放松24小时后给药,对APAP引起的ALT和AST变化影响不明显,提示束缚应激加重APAP肝毒性与束缚时间有关。2.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后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正常对照组小鼠肝小叶轮廓清楚完整,肝细胞索排列整齐,肝窦清晰可见;APAP组动物肝脏中央静脉周围散在肝细胞坏死,伴随空泡变性;束缚3小时+APAP组动物肝脏病变更加严重,中央静脉周围片状肝细胞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伴随空泡变性及肝窦扩张充血;束缚3小时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仅可见有轻度的肝细胞胞浆疏松淡染。3.束缚应激对正常对照组和APAP组动物肝脏的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GSSG/GSH比值均有显著性影响(F=24.113,3.079,1.239,P<0.000,P=0.098,P=0.282;F=48.763,8.412,0.088,P<0.000, P=0.010,P=0.770;F=33.764,13.909,9.282, P<0.000,P=0.002,P=0.008)。束缚应激后正常对照组和APAP组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均显著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GSSG/GSH比值均显著升高,与非束缚应激组相比,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束缚应激不但可破坏正常动物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还可加重APAP引起的肝脏谷胱甘肽耗竭。另外,APAP给药后束缚应激组动物(GSH+GSSG)含量显著降低,GSSG/GSH比值显著升高,与单纯束缚应激组相比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AP单独给药后肝脏GSSG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束缚3小时十APAP组与APAP组相比,血清IL-6水平、TNF-a水平以及肝脏Kupffer细胞的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束缚3小时+APAP组和APAP组动物肝脏Kupffer细胞数量增多。5.束缚应激对正常对照组的IL-6水平有显著影响,对APAP组动物IL-6水平无明显影响(F=14.902,14.553,0.094,P=0.001,P=0.001,P=0.762)。束缚3小时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IL-6和TNF-a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束缚应激后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TNF-a水平无显著变化,均在很低的水平。束缚3小时组和正常对照组动物肝脏Kupffer细胞数量也无明显差别。6.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caspse-3蛋白表达量,正常对照组动物肝脏caspse-3蛋白表达量很低,几乎检测不到。束缚3小时组动物肝脏caspse-3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上升,但是束缚3小时-APAP组和APAP组动物肝脏caspse-3蛋白含量亦是很低或几乎检测不到。第三部分:束缚应激损伤肝脏的发生机制1.受体阻断剂或耗竭剂、束缚应激对动物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有显著影响(F=127.803,6.392,6.515;F=240.972,7.713,9.062;P值均小于0.01),且受体阻断剂或耗竭剂与束缚应激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束缚应激后正常对照组和各受体阻断剂或耗竭剂组ALT和AST水平均显著升高,与非束缚应激组相比,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当用利血平完全耗竭儿茶酚胺或阻断α-1或阻断a-2受体后,与单纯束缚应激组相比,这三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当阻断β-1或β-2受体后,与单纯束缚应激组相比,给药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α-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α-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β-1受体阻断剂倍他洛尔、β-2受体阻断剂ICI118,551和儿茶酚胺递质耗竭剂利血平对正常对照组动物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无影响。2.受体阻断剂或耗竭剂、束缚应激对动物肝脏中总谷胱甘肽(GSH+GSSG)、GSSG和GSSG/GSH比值均有显著影响(F=75.340,4.130,2.211,P<0.000,P=0.003,P=0.068;F=107.928,4.685,6.951,P值均小于0.01;F=95.870,9.456,10.282,P值均小于0.01),且受体阻断剂或耗竭剂与束缚应激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影响GSSG和GSSG/GSH比)。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当用利血平完全耗竭儿茶酚胺或阻断α-1或阻断α-2受体后,与单纯束缚应激组相比,这三组肝脏总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GSSG和GSSG/GSH比值显著降低,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哌唑嗪组、育亨宾组、倍他洛尔组、ICI118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在束缚应激后肝脏总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减少,与相应未束缚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育亨宾组、倍他洛尔组、ICI118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在束缚应激后肝脏GSSG含量显著升高,,与相应未束缚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倍他洛尔组、ICI118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在束缚应激后肝脏GSSG/GSH比值显著升高,与相应未束缚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与交感神经阻断剂对束缚应激后血清转氨酶的影响相同,给予各种阻断剂后,对正常对照组动物肝脏中总谷胱甘肽(GSH+GSSG)、GSSG和GSSG/GSH比值的影响无影响。3.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中几乎观察不到凋亡的肝细胞,束缚应激3小时后,出现凋亡的肝细胞数增多,其凋亡指数显著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当用哌唑嗪阻断α-1受体或用育亨宾阻断a-2受体后出现凋亡的肝细胞数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这两个给药组的肝细胞凋亡数相近。4.束缚应激3小时,Caspase-3和Caspase-9活化蛋白表达明显增多,Bax/Bcl-2比值亦明显升高;当用哌唑嗪阻断α-1受体或用育亨宾阻断a-2受体后,束缚后Caspase-3活化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而Caspase-9活化蛋白表达和Bax/Bcl-2比值仍有所增加,但与单纯束缚应激组相比增加幅度降低。结论1.束缚应激可明显加重APAP的肝毒性,表现为ALT和AST的升高,肝细胞坏死明显。其发生机制是束缚应激破坏了肝脏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降低了肝脏内的谷胱甘肽储备量,而不是通过炎症反应所介导。同时证明了束缚应激加重APAP诱导肝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是坏死而不是凋亡。2.束缚应激可通过减少肝脏谷胱甘肽的储备量而导致可逆性的肝损伤,并通过caspase-9和Bcl-2家族蛋白诱导肝细胞凋亡。3.α-1和α-2受体参与了束缚应激损伤肝脏的过程。
其他文献
LED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一种基于LED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无线光通信技术。根据LED的高频率响应特性,将信号经过调制加载到可见光上传输,使应用在显示
作为区域史学的一部分,梳理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历程、概括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推进淮扬地区史学的发展,从而促进淮扬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史学的进
近年来,太赫兹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成为电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在通信、医学、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具有深远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太赫兹波技术
聚合物复合绝缘材料是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材料通过熔融共混而形成两相复合体系,聚合物复合电介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交联聚乙烯(XLPE)属于热固
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是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某些行业、地区、特定的客户群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绩
考察白云石煅烧工艺和添加剂对煅烧白云石活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活性度的主要因素为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颗粒大小。对于粒度为2~5mm的白云石煅烧温度对活性影响较大,粒度
为了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基于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研究探讨了农村小学区域网络教研活动的管理策略,首先阐述了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
鉴于当前教学机智研究的种种困境,为获得关于教学机智更中肯、更广泛意义的认同和建议,笔者通过调研、访问和亲历当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联系教学过程实际,立足于教学现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全固态装置,在环境友好和能源高效利用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
基于渗流连续性方程、动力弥散方程,建立了U型通风工作面的瓦斯质量分数数学模型,并对瓦斯质量分数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发现采用U型通风系统,瓦斯最易积聚在工作面上隅角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