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糊化法研究乙酰化淀粉的性质与结构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一种乙酰化蜡质马铃薯淀粉和三种乙酰化普通马铃薯淀粉(都由乙酸酐制备)为原料。采用化学糊化法,通过控制时间,分离外围糊化层,获得外围糊化程度不同的残存颗粒。通过对残存颗粒的粒径、取代度、晶体结构、糊化特性等方面性质的研究,并与完整颗粒的性质相比较,初步揭示乙酰化淀粉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首先建立了使乙酰化淀粉颗粒化学糊化的方法。用4 mol/L CaCl2溶液处理,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偏光十字由外向内逐渐消失,颗粒发生梯度糊化。温度对糊化过程存在影响,经过实验,糊化温度确定为20℃。   第二步建立了糊化颗粒及残存颗粒的分离方法。在淀粉颗粒完全糊化之前,用机械法去除外围糊化淀粉,得到外围糊化程度不同的残存颗粒。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残存颗粒的外围糊化物去除比较完全。对残存颗粒进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糊化时间较长的颗粒平均粒径较小。质量分析表明,两次的残存颗粒质量分别约为原淀粉颗粒质量的70%和50%。取代度测定结果表明,残存颗粒取代度小于完整颗粒的取代度。而且外围糊化程度越高,残存颗粒的取代度越小。这说明在乙酰化淀粉颗粒外围分布的乙酰基团多于颗粒内部。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的晶型为B型。对同一淀粉样品来说,外围糊化程度越高,残存颗粒的相对结晶度越高。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分析表明取代度较大的残存颗粒糊化温度较低。外围糊化程度越高,残存颗粒的糊化温度越高,这与取代度相对结晶度测定结果相一致。   淀粉颗粒结构具有不均匀性,在高浓度的CaCl2溶液中首先侵蚀的是颗粒表面的松散区域。从颗粒水平上来看,与乙酸酐反应的乙酰取代大多在淀粉颗粒的外围。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学科的发展,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流体流动与传热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给数值模拟提供了硬件基础。从而逐渐使得数值方法成为一个具有完整
太阳能、风能、水能、电能、热能、机械能等能源之间的转化很多都是依靠叶轮机械来完成的。叶轮机械广泛的运用了国民生活中,例如,化工、农业、冶金、矿井、制药、电力等各个领域,而叶轮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机械是风机。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风机消耗的能源占煤炭消耗量的12%左右。轴流式通风机相对于离心式通风机有很多优势的地方,如今在很多关键产业、关键位置中,离心式通风机逐步被轴流式通风机所代替。因此,提高轴流式通
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是输电线路覆冰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美、加、法、俄、日、韩等也都是频遭冰灾袭击的国家。另外,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及全球极端气象的不断出现,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其给电网造成的运行安全问题与经济损失将会更加巨大。因此,研究覆冰机理,解决覆冰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首先概述了关于导线覆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动态,总结了现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为其自身的优越性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商业。近些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利用形式日益严峻,生物质等新能源逐渐走进人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关注。而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已成为蛋白质序列鉴定的重要方法,生物实验和质谱技术结合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质谱数据,远超过了人工分析的能力,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
离心压气机由于其具有高压力、运行范围广宽、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行业,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因此提高离心压气机的研究和设计水平,来提高其效率和增加其运行工况范围已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复杂性,通过实验手段来完成设计优化所需的时间周期较长,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运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能有效的缩短设计研发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