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VD患者在预期寿命延长的同时,也承受了多病的负担。多病是导致CV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资源使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多病患者的治疗要使用更多的药物,需要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可能存在疾病与疾病之间的治疗矛盾以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使用冲突,这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给医疗保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VD患者在预期寿命延长的同时,也承受了多病的负担。多病是导致CV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资源使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多病患者的治疗要使用更多的药物,需要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可能存在疾病与疾病之间的治疗矛盾以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使用冲突,这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给医疗保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单一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为指导,这些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CVD合并多疾病所带来的挑战。因此,探索CVD患者常见的多病模式,并针对特定的多病组合制定更全面的诊疗方案迫在眉睫。此外,多病的CVD患者面临着更大的精神心理问题。尽管双心医学模式的提出要求临床医生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但我国大多数医生对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识别不足,导致患者反复就医,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非心血管慢性疾病的现状,筛查其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心内科患者多病的防治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VD患者,根据伴或不伴有非心血管慢性疾病以及伴随疾病的数目分为单纯CVD组、CVD合并1种慢性疾病组以及CVD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入院相关化验检查结果。完善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通过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CVD患者合并非心血管慢性疾病的常见模式,并探索CVD患者多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住院CVD患者1085例,其中单纯CVD患者138例,CVD合并1种慢性疾病患者445例,CVD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组患者502例。其中常见的多病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周动脉疾病(75.5%)、糖尿病(29.9%)、脑卒中(21.8%)、贫血(13.2%)、慢性肾脏病(5.8%)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4%)。CVD患者常见的合并2种慢性疾病的多病模式分别为CVD+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43.6%)、CVD+外周动脉疾病+脑卒中(30.4%)、CVD+外周动脉疾病+贫血(10.0%)。所有患者中35.9%的患者存在抑郁状态,25.6%的患者存在焦虑状态,53.5%的患者睡眠质量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单纯CVD组为对照组,发现合并1种慢性疾病组的患者年龄更高(P<0.05);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组的患者年龄、PHQ-9总分、收缩压、空腹血糖以及肌酐水平更高,而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P均<0.05)。结论:1.住院的1085例CVD患者中大多数(87.3%)存在非心血管慢性疾病的多病负担,多病类型按发病比例依次为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脑卒中、贫血、慢性肾脏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的前3种合并2种非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模式分别为:CVD+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CVD+外周动脉疾病+脑卒中、CVD+外周动脉疾病+贫血。2.多病的住院CVD患者中更多的人存在抑郁状态。3.合并非心血管慢性疾病的CVD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较大,有抑郁状态者更多,且抑郁程度更重,收缩压、空腹血糖以及肌酐水平更高,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首次行PCI术且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在50~69分的住院患者共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35~65(52.0±7.8)岁。在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有氧运动联
脓毒症(Sepsis)是重度感染引起的宿主体内失控性炎症反应,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肺是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脓毒症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甚至进展为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者有着高达43%的死亡率。自噬这一机体自我防御机制可吞噬消化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稳态。上调自噬可对脓毒症肺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卡络磺钠是一种毛细血管稳定剂,可提高毛细血管弹性降低肺血管渗出。但对其是否利于减轻脓毒症所致的肺通透
目的:纳入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其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睡眠时间与冠心病风险(发病及死亡风险)的量效关系,为冠心病防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6月28日,筛选关于睡眠时间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双人
目的了解城乡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焦虑的发生情况,从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工作及家庭、入院辅助检查4方面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研究的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四科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103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进行自制调查问卷填写,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工作及家庭,入院辅助检查查阅电子病历系统获得。选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
背景与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性恶化的累积效应和最终结果[1],是各种原发性的心脏疾病或者全身疾病累及心脏所导致,是一组具有不同病理生理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心血管疾病首位。心力衰竭按射血分数分类,分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EFp HF)、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EFmr HF)和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EFr HF)。其中,EFr HF发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中miR-365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但未服用过任何降压药物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9例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且未服用过任何降压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的受试者均要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室壁运动同步性的改变,并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检查并确诊的35例HCM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并存储左心室各标准切面二维动态图像。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测量室间
引起世界范围内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仍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A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慢性炎症过程,也是许多疾病的关键环节。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损伤,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招募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AS的慢性发展。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一种表达于机体各种组织中的一种蛋白,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PHPS1是一种SHP-2的特异性抑制剂
肺是失血性休克后最早、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失血性休克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率高达80%,且ALI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的病死率约为40%。因此,探索ALI的发生机制并以此决策ALI的干预措施对于防治重症失血性休克极为重要。研究表明,核苷酸结合寡聚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失控是重症失血性休克引起ALI的重要机制之一;瞬时感受器电位M2型(TRPM2)通道活化
目的:了解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寻找影响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以期能为该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并在产后6~8周门诊复诊的产妇。经本人知情同意后填写调查问卷,收集产妇的基本情况和产科情况等相关资料,并由专业培训医师使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操作,通过对产妇体表肌电信号采集、分析获得初步的盆底肌力值。对所获取的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