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方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OPD,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实验室指标、证候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等多维评价指标的观察,综合评价清热化痰方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建立、完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140例,采用分层(以中心为分层因素)、区组随机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清热化痰方药安慰剂),试验组(给予清热化痰方药)。每7天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咯痰、胸闷等)、肺部影像、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痰培养)、痰热证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等改善情况。  结果:剔除资料不全、未按规定服药等6例,符合研究要求的共134例。我们从四个方面观察清热化痰方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临床症状、体征  1.1疾病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1.4%)高于对照组(55.7%),效差异具有显著性(z=-2.503,P=0.011)。  1.2疾病症状、体征及总积分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疾病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症状、体征、疾病总积分均具有显著时间效应(P<0.001);两组各项积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均持续下降(P<0.001),试验组临床症状(F=13.182,P=0.000)、疾病总积分(F=5.793,P=0.017)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体征积分降低差异无显著性(F=0.322,P=0.571)。  1.3单个症状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评价,两组各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在咳嗽、咯痰、胸闷、喘息、食欲不振5个症状方面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痰量增加、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  2、生存质量  2.1WHOQOL-BREF量表两组治疗前各领域积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领域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两组间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积分差值具有显著改善(P<0.05),而社会、环境领域积分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蔡映云等基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改良的呼吸问卷两组治疗前各领域积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领域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领域积分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总积分、总积分均值领域积分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肺功能状态和呼吸困难问卷修订版(PFSDQ-M)量表两组治疗前CA、DA、FA、CA+DA+FA、GD3、GD4、GD5、GF3、GF4、GF5各方面积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除呼吸困难GD3(P=0.621)、疲劳GF3(P=0.651)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  3、实验室指标  3.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前两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具有显著时间效应(P<0.001);两组各项积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均持续下降(P<0.01),试验组白细胞总数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但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3.2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率方面试验组(78.95%)较对照组(70.59%)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690)。  3.3胸部影像病灶部位及吸收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胸部影像病灶部位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胸部影像病灶吸收变化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吸收改善明显。  3.4血气分析(重度患者)重度患者试验组11例,对照组17例,两组重度患者治疗前pH值、PaO2、PaO2/FiO2均无差异(P>0.05);PaO2、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PaO2、PaO2/FiO2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pH值变化两组无区别(P>0.05)。  3.5肺功能两组FVC、FEV1、FEV1%治疗前无差异(P>0.05);两组各项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P<0.01);试验组FEV1、FEV1%较对照组增高改善明显(P<0.05,P<0.01),两组FVC无明显变化(P>0.05)。  4、证候疗效指标  4.1证候疗效试验组有效率(87.2%),高于对照组(68.8%),两组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2,P=0.012)。  4.2证候主证、兼证治疗前两组主症、兼症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主症、兼症积分均具有显著时间效应(P<0.001);两组各项积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均持续下降(P<0.001),试验组主症、兼症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  结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肺功能、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清热化痰方药组可以更明显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咳嗽、咯痰、胸闷、喘息、食欲不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提高患者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提高生存质量;通过四类指标的应用,为建立、完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  1.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3.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期刊
目的:观察马钱子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动物模型血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进而讨论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免疫机制的调节。 
【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实习基地建设及现场实习措施的实施,结合应用化学特色及电厂现场实习的特点,系统探讨了现场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效果,明确了建设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实习教师是提高现场实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最后给出了应用化学专业现场实习未来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应用化学电厂现场实习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东北电力大学教改立项(201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能促进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上好实验课,就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才智,摸索教学技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养成勇于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实验教学效应技能技巧  中小学课本中按排了一部分实践性的实验习题,分组演示实验、课堂操作小实验、小制作和小课题活动等。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
期刊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解毒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对其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为疏肝健脾解毒合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推动小学素质教育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的教育大纲、教材。多年来我认真探讨,反复思考,精心研究。为了使学生学好科学这门课程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四有”新人,现将我这几年对科学实验课的设计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供同行们参考。  自然科学的内容广泛、丰富。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实验本身的内
期刊
【摘要】工程力学课程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采用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的专题导向法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 应用型人才  工程力学课程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我们只有认真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弄清工程力学的教学规律,切实在工程力
期刊
【摘要】我国核电项目经过蛰伏期后重启在即。在新的发展契机下,作为核电行业发展的内驱力之一,核电人才再次成为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的关注点。本文重点针对我国高等院校,从核专业设置、课程开始,到目前已有的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核电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调研。  【关键词】核电人才高校培养模式  一、核专业学科体系  我国核电相关专业的人才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核武器事业和核科技工业的发展
期刊
教育布局的重新调整,使得农村教育资源、环境、硬件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改善。寄宿制小学作为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标杆式教育成果,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全国各地。寄宿制小学,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课程标准所标注的文化课程时间就显得非常充裕。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不能把学生全天候的困在班级中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在校学生健康的成长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把课外活动和校园的文化建设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