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还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五十几年的建设,厦门市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工商业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更是有了飞速的发展,已基本建立起了一座以港口为龙头、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电子、机械、化工、仪器纺织、建材为支柱的且商业、旅游、金融、电信等配套设施完备、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经济交流活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新兴城市。 厦门市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几十年来,在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巨大,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连接全国各地及国外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电信、金融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例如:厦门的高崎国际机场已跻身全国十大机场行列;厦门港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海港之一。再加上厦门所处的位置以及其传统的侨台优势,这些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础条件。在厦门市的“十五”计划中已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其发展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并且组织人力物力来进行研究。本论文是在厦门市政府委托研究的“厦门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前期调研”这一课题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文试图以经济学理论和物流基本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厦门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内外经济环境,力求指出它所具有的优势与缺陷所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文章首先阐述了有关物流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对其经济学意义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国内外物流理论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及最新情况,指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所必然要走的一条路,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并且提出了一个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应具备的条件;其次文章以较为翔实的材料和数据分析了厦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经济特点以及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银行、电信、海关等配套服务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情况。在文章的最后明确指出了厦门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具有的优势和所欠缺的部分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