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年冻土是寒冷地区复杂能量平衡的产物。其水热变化特征对于高寒生态系统、寒区水文过程、气候变化以及地面路基建设工程等均有深远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显著退化,进而导致多年冻土区水文地质环境、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以及地气系统间的能水动态发生显著变化。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冻土是寒冷地区复杂能量平衡的产物。其水热变化特征对于高寒生态系统、寒区水文过程、气候变化以及地面路基建设工程等均有深远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显著退化,进而导致多年冻土区水文地质环境、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以及地气系统间的能水动态发生显著变化。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风火山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采样、试验、监测、室内实验分析等方式,结合水文模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多年冻土区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入渗性能、土壤水热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高寒草地土壤持水特征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以及基质势为-700 kpa时的土壤含水量均有AWM和AM差异相对较小,但它们显著高于AS的变化特征。在0~(-700 kpa)的范围内,10 cm、40 cm深处土壤持水能力大小顺序为AWM>AM>AS,在20 cm、30 cm、50 cm深处大小顺序为AM>AWM>AS。在整个土壤剖面,AWM以及AM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但它们均显著高于AS。随着植被盖度的降低,AWM和AS土壤持水能力有减小趋势。而AM持水能力先增加后减小。高基质势条件下(0 kpa、-1kpa),容重是决定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因素。基质势在-10 kpa~-50 kpa之间时,砂粒是决定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基质势在-500 kpa和-700 kpa时,黏粒是决定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通过对高寒草地土壤入渗性能分析发现,AWM和AM土壤入渗能力随植被盖度的增加逐渐将低。AS土壤入渗能力随植被盖度的降低而降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能力大小顺序为AS>AM>AWM。土壤初始含水量、植被根系生物量、有机质、黏粒、粉粒与渐变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以及SICI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显著(P<0.05)。砂粒与渐变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以及SICI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显著(P<0.05)。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初始入渗速率的影响不显著。在整个入渗过程中,植被根系对入渗速率的影响随着入渗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通过对比不同入渗模型模拟结果发现,Horton模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入渗过程的模拟最优,但不能模拟入渗过程中的突变情况。(3)CoupModel模型对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效果比较理想,对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结果基本可以反应实际情况。总体来看,CoupModel模型可以作为模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动态变化的可靠工具。在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气温对融化阶段活层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冻结期而言更为显著,气温升高将导致冻结过程提前,融化过程延后。降水对融化期活动层土壤有降温的效果。在冻结期,降水增加导致表层积雪覆盖,进而使表层土壤温度升高。土壤含水量在融化期主要受降雨和蒸发的影响。在雨期,降雨补给土壤水份,由于受土壤持水能力以及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降雨后表层5 cm、20 cm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土层。在无雨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到蒸散发的影响,融化期较高的气温使得土壤表层蒸发强烈,土壤含水量减小。降水增加将导致整个冻融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均升高,且融化期升高幅度比冻结期更显著,浅层土壤比深层更显著。升温将导致活动层土壤水分降低,且融化期比冻结期更显著。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加对多年冻土的影响效果恰好相反。
其他文献
随着海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运输在世界物流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贸易量的大幅增长造成了在重点水域和航道上船舶的密度越来越大,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航船舶,避免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势在必行。轨迹预测作为船舶异常检测、碰撞规避等其他研究方向的基础,准确且高效地预测出船舶未来的轨迹对降低海上事故发生率、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水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航迹预测这一热点问题,从海量AIS原始数据出发,构建数据处理模型
近几十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道路网络体系快速扩展。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迫切需要及时获取路网分布状况的信息。使用超高分辨率图像提取城市,郊区和乡村道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高分辨率影像中提取道路通常涉及两个难点。首先是保持道路路面的完整性和边线的平直度。道路两侧的大型树冠、高大建筑物具有阴影效应,常常遮蔽道路路面,造成路面提取上的困难。其次是保持区域内道路网络的连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展智能驾驶对于促进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智能驾驶仍然有很多技术问题亟需解决,尚不能大规模应用。5G远程驾驶作为智能驾驶的一个分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G远程驾驶系统包括室外的无人驾驶车以及室内的模拟驾驶系统,为了使驾驶人员能够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需要向驾驶室传输车辆周围的视觉信息。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传输环视像机采集到的图像数据,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人均占有量少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北粮南运加剧了北方农业主产区的水资源压力,及时量化农业水资源消耗对指导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水足迹可以反映农业消耗水资源量,是衡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用水的重要指标之一。降低农业水足迹有利于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降低农业水足迹的有效途径。定西市位于半干旱区,是甘肃省农业主产区之一,目前正面临农业发展需水大与水资源供
全球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带动了航运经济的高速发展。船舶的建造、航行安全以及船舶监控等前沿科技在船舶领域日新月异。航运的高速发展,船舶监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满足船舶领域对船舶监控的迫切需求,探索、设计并实现一款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船舶监控系统成为必要。论文综合考虑了船舶监控的通信、实用、成本功耗等一系列问题,使用了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GUI、ZIGBEE、以太网、CAN以及传感器数据采
黄土作为我国广泛分布的特殊土,是西北地区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黄土颗粒间的胶结性差,单纯的压实黄土不能很好满足工程对于承载力与渗透性的要求。因此对黄土进行改良,提高其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对于黄土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水泥作为固化剂和有一定含水率的黄土能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黄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采用水泥对黄土进行改良,在强度和渗透性能方面的改良优势明显。本文以水泥掺入量和龄
皇家园林历史悠久,清代康雍乾时期造园达到鼎盛,尤其是乾隆时期各种形制的大小园囿风格变化多样,造园水平空前绝后。静心斋坐落于北海北岸,是乾隆皇帝参与设计修造并取名为“镜清斋”,为北方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也是集江南园林之精华浓缩构成的独立小型山水式园中之园。园林虽不大,但布置精巧雅致,借地势的高低起伏,使假山层峦叠嶂、楼亭参差坐落其中,游走其间咫尺山水而有千里之势。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静心斋曾迎来过许
中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诸如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的农业残留物和有机废物,出于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原因需要加以开发利用。然而从生化的角度来看,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具有传统生化过程难以直接处理的木质素-纤维素聚合体,而热解过程可以轻易打破这种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甲酸、乙酸等可以被生化过程直接利用并被定向转化的物质。因此热解与生化相结合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可望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残渣转化为多种高品位可再
在高放废物地下处置库中,膨润土缓冲屏障外部包裹的混凝土衬砌在地下水侵蚀以及内部废物罐散发的辐射热双重胁迫下会释放出强碱溶液。强碱溶液随地下水迁移沿着膨润土缓冲屏障砌块接缝及屏障微孔隙进入屏障内部。高温与强碱溶液共同作用于膨润土,加剧膨润土碱化,造成屏障性能退化,影响处置库安全。本文以GMZ膨润土为研究对象,从膨润土与强碱溶液的相互作用出发,重点关注膨润土的碱缓冲过程和机理,揭示膨润土与强碱溶液反应
传统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会使我们面临着能源枯竭的威胁,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凭借清洁性、灵活性、永久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化石能源的不足。因此,发展和利用好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在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进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努力使光伏发电成为完成“绿色中国”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