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待给付诉讼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jihu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是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综合作用的“场”,这一观念已得到多数民事诉讼法学者的认同,二者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一面。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合同法上的概念,基于给付与对待给付之牵连性,它一般存在于双务契约。由同时履行抗辩权引起了对待给付诉讼,而对待给付诉讼则是给付诉讼的一种特别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66条对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作出了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此却没有明确相应的规定。这一现状造成的问题是实体法与诉讼法的脱节,它使实体法的规定过度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从而缺少法律规制。在这方面,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则比较详细,包括在学理上的探讨。在实体法理论领域,我国大陆学者对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研究并不缺乏,缺乏的是诉讼法理论领域关于对待给付诉讼这一特别给付诉讼形态的深入研究。这一缺陷直接导致实践中在诉讼过程中对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应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在诉讼阶段和执行阶段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保护也并不平衡。同时由于诉讼法没有将足够的司法应用方面的情况信息反馈给实体法,也影响了实体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是源于对待给付诉讼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对一般给付之诉和民事诉讼法理的一些看似“背离”,使得它容易给人造成不符合作为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程序与制度基础的辩论主义法理要求的印象,且由于存在通过其他途径,如反诉或另诉,也使得它容易被质疑有无存在的必要。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对待给付诉讼,会发现它不仅没有背离辩论主义,而且具有其他解决途径所没有的优越之处,包括对于诉讼经济原则和纠纷的一次性解决理念的契合。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对待给付诉讼的法理基础,分别从对待给付诉讼的相关概念界定、适用范围和正当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学界在对待给付诉讼的应用上存在一些质疑,该章着重从反驳质疑和正面论证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针对对待给付诉讼的程序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对待给付诉讼的性质与依据、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法官职权的体现和判决主文结构及上诉问题等。该章着重解决对待给付诉讼已经遇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进行论述。第三章主要是论述我国的具体应用,基于贯通实体法与诉讼法,促进二者互动的观点,从我国合同法的理论研究现状出发,强调诉讼法的制度和程序改进,并结合实践中已经出现的典型案例,指出具体的司法应用途径。总体上来说,笔者认为,实体法与诉讼法之互动,有利于二者的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待给付诉讼的司法应用具有很多益处,符合司法改革的潮流所向。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汉族人群CD14启动子-159(C→T)多态性分布,探讨该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湖北地区汉族162例冠心病患者及196名正常对照组者CD14基因启动子-159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0.654,P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法律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大气作为全球公共财产,决定了认识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从保护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农地产权明晰化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主要解决的是中国1.2亿公顷耕地的产权落实问题,而耕地之外的近2.87亿公顷林地(其中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林地约有1.67
浮动抵押制度是指企业以其现在的和将来可以取得的全部资产为标的设定的一种抵押。该制度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衡平法,后为大陆法系许多国家所仿效,我国《物权法》在第四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