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当代小说家的一位杰出代表。由于他的早期作品中的阴森人物和故事情节,因而被冠以“阴森的麦克尤恩”头衔。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作品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进入到新千年,麦克尤恩的新作《赎罪》不仅获得了读者界的好评,也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认可。本篇论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这三层伦理关系对《赎罪》中的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发掘出麦克尤恩的伦理思想,并找出造成文中各人物悲剧的原因。  本论文共分五部分,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三章。引言部分首先对麦克尤恩及其作品进行了介绍,其次简要概述了《赎罪》,并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赎罪》的研究进行了细致梳理,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阐释了伦理学及文学伦理学的定义和发展,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探讨了二者之间的不同。  第二章对人与社会的不和谐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展现了二战所带给人的身体及心理伤害,本部分也对当时上层社会的虚伪和愚蠢进行了揭露。  第三章对人与他人的冷漠性关系进行了探讨。事实上,整部小说重点描写的是塔利斯家族中各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通过分析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孩子以及孩子间的三种关系,展现出了小说中的诸多家庭伦理现象。  第四章对人与自我的不平衡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在本章中也探讨了导致两人物各自悲剧的原因。  结尾对论文做了简要的总结,运用文学伦理学理论来解读《赎罪》,可以归纳出作者麦克尤恩的伦理主张。他是想在人与社会这一关系层面追求和谐,在人与他人的关系层面追求关爱,在人与自我的关系层面追求自我平衡。这部分对文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文学伦理学为解读麦克尤恩的人文思想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因此,他的道德信仰与伦理追求可以诠释为:自我平衡,相互关爱,与社会和谐相处。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后,对语言的共时研究逐渐占了主导地位.这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对语言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讲,语言的研究可分为内置语言研究和外置语言研究,前一种方
在这部小说里,德拉布尔试图描绘一个认同自己的出身或与自己的出身和解有希望的画面,因此,她对于我们无法逃避过去有意大加渲染,这个原因使她把弗朗西斯刻画为考古学家;她的
该文旨在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的恭维行为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揭示二者的相同和差异,并对产生有关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剖析.该文在以前系统研究恭维语的基础上,重点研究
该文旨在分析集中体现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介绍部分概括总结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弗吉尼亚·伍
功能语法学和语用学近二、三十年来的兴起与发展,促使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分析和研究不再局限于以词素、词、短语、句子为单位,而是扩大到了以语段和篇章或话语为单位的超句研究
在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语法教学从古今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和语言教师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彼此的观点甚至相互对立.在以"语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