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词入辽——子弟书的传播与清代东北孝治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弟书是一种清代曲艺表演形式,起源于满族八旗子弟的宴聚诗会,清中叶以后广泛流行于北京、盛京、天津等地区。子弟书的表演以单人演唱为主,伴奏乐器一般是八角鼓或三弦琴,曲本的内容通常是八旗子弟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历朝历代的忠孝节义传说,以及由当时流行的小说与杂曲杂剧改编的故事。嘉庆年间东迁到盛京的宗室将子弟书带入了辽沈地区,子弟书在这一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与显著发展,最终形成了以盛京为活动中心的“清音子弟书”,与北京的“京音子弟书”、天津的“卫子弟书”一起构成了子弟书的三个主要流派。辽沈子弟书是观察清代东北地区孝治教化的一扇窗户。辽沈子弟书最初是在盛京上层旗人家庭中表演传唱,家中子弟常常在聚会行乐时为长辈与家人们弹唱,流行的曲本内容通常是长辈与内眷们喜爱的家庭伦常故事与历代孝义传说,这些曲本在情节的编排、人物心理的描述、因果报应的设置等方便都立体地呈现了上层旗人社会的对“孝”的理解。子弟书很快从上层旗人家庭流行到整个盛京旗人社会,一时盛京城内(八旗)子弟争唱清音词,子弟书成为八旗子弟所热衷的主要曲艺娱乐形式;一批东北子弟书作者涌现出来,从事子弟书创作、改编与刊行、传播的诗社、会社、书坊也陆续成立;这时辽沈子弟书的内容得到了很大充实,于普通旗人生活更加关注,对满人礼俗的描述尤为细致生动,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孝”观念与相应的礼仪行为方式在旗人日常生活中的位置。随着子弟书在辽沈地区的广泛传播,子弟书开始从盛京的旗人社会向民人社会扩散,盛京成为与北京、天津齐名的子弟书重镇,子弟书的创作与传播空前繁荣,书坊刊行子弟书已形成了稳定的商业模式,茶坊戏园都可以看到子弟书表演者的身影,子弟书的内容几乎包罗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辽沈子弟书的唱词也从古雅深奥变为了通俗易懂。同子弟书的一起传播的则是子弟书中的“孝”观念与行为方式;这些流行于满人家庭的伦常故事、善果良报也被汉人广泛吟唱感叹。辽沈子弟书的播迁历程也是清代东北孝治教化的某种维度的折射,宗室等上层满人推崇的“孝”观念与行为方式随着子弟书传播到盛京的中下层旗人社会,又经由茶坊戏园向民人社会广泛扩散。这种教化未必经由官方有组织的推动,却是东北民间社会发展的自然历程。本文借助子弟书文本对其表演情景的描述,结合对相关研究及有关历史材料的整理,描述了这一过程。
其他文献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是英美法系和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宪政理论的基石,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已有丰富的内涵,其在通过权力制约而达到人权保障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英国普通法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水仙鳞茎球的雕刻,只是水仙造型的开始,大量的养护工作要继续进行。水仙盆景艺者都知道,水仙盆景是“三分刻,七分养护和造型”。由于养护方法和造型技艺的不同,可制作出千姿
本文运用比较的、实证的和逻辑的方法,针对电子商务争议的特征及其解决的特殊需要,从理论、立法和争议解决实践等多个层面,对传统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在线争议解决机制的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最关键的阶段,高中语文新课程从形式的设置到内容的选择,能发挥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The high school stage is the most crucial st
期刊
企业登记发展至今,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制度孰优孰劣已经不再学界争议的焦点。根据商行为的效率优先原则,形式审查制度在学界的统治地位日渐形成。但是企业登记在司法领域内却
在理论分布的基础上 ,提出两端截尾分布理论 ,并讨论了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设计变量截尾点的确定方法。在进行机械零件、构件的可靠性计算时 ,目前都是利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
摘 要 只有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关键词 预习导航;精炼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235-01  2011版新课标提出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经验,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
期刊
介绍了步进炉水平缸运动速度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其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和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参照国家形象的定义,国家形象管理可以界定为,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