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后备人才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事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过份注重运动技能的提高,忽视了球员素质的全面发展,已不符合社会的要求。这种情况导致足球运动员素质低下,种种不良表现层出不穷。回首检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依然能够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培养过程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从而制约了球员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教育学和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视角,对我国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在培养青少年球员过程中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当中的教育缺失问题,指出培养体制不完善是造成足球后备人才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这种培养体制过于注重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足球技术与技能,没有以人的教育出发来培养球员的全面素质,造成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素质的下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入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证,得出以下结论:1.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三集中”管理方式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是足球后备人才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解决这种矛盾是解决足球后备人才家庭教育缺失的关键。2.培养机构对足球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关爱教育的轻视,是目前足球后备人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不良社会风气和足球环境是后备人才社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新闻媒体、大众传媒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影响了足球后备人才的社会责任感、足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发展。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是提高足球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5.目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泛化,脱离社会、家庭以及足球后备人才等多方面需求。我们应把新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在“育人”与“夺标”并重、并且在热衷足球事业、注重运动精神等培养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