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观照下的林纾英译《块肉余生述》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va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纾的翻译在翻译界一直备受争议,他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作为其代表作一直都被学者们视作“不忠”“不信”的典型,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充满“错译”“漏译”的译作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这对一直提倡翻译对等的传统翻译研究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从原文出发,将忠实原文作为翻译优劣的唯一评判标准,却忽略了译者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要求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目的论的问世为《块肉余生述》的成功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以林纾的译作《块肉余生述》为例,摈弃原有翻译对等理论框架,结合Hans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来证明林纾是如何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受特定的翻译目的操纵,创作出流芳百世的David Copperfield中文译本,同时也想从另一个层面上证实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可操作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阐述目的论发展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目的论中的关键概念,研究其在文学翻译中的灵活运用。通过对原作和不同译作创作背景的比较,分析了形成林纾特殊译本的原因,并且得出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以目的论的三原则为着眼点,深入分析当时政治背景以及主流诗学对林纾翻译的影响,分别从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分析译文内容,尤其是重点分析对外国文化内容的翻译。作者发现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影响下所形成的目的—警世强国决定了林纾所采用的改写、删节、增译等翻译方法。同时,在主流诗学的影响与引导下,译者也确保了《块肉余生述》的可接受性。通过对《块肉余生述》的系统分析研究,作者发现:当时特殊文化、政治背景不仅影响了林纾的翻译目的,而且还决定了林纾特殊的翻译手法。林纾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翻译策略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并且创造出得到当时译文读者肯定的译本,这不仅证明了林纾对David Copperfield的翻译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翻译要求,也从侧面证实了林纾的翻译是完全可取的。另一方面,林纾的译本《块肉余生述》能够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得到读者的肯定,也从侧面印证了多年后出现的目的论的可行性,尤其证明了一直被认为只适用于实用型翻译中的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亦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善教学计划,实行有效性教学,从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基础教育课程改
朋友在一起,言及快乐,可彼此分享;言及忧伤,可彼此抚慰;言及芥蒂,可彼此化解;言及困窘,可彼此支助;言及学问,可彼此长进;言及事业,可彼此激励;言及道德,可彼此提升。作为"五
<正>程杭拒绝了在镜头前做任何用力过猛的表情:"我不是那样的人。"一张深思熟虑的平静脸孔最终出现在画面里。虽然认识他的人都同意"他就是有那种想改变世界的激情"。虎扑也
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但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属安徽省贫困地区之一。本文对黄山贫困山区的资源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本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并就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由于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英语听说能力很难提高。英文原声电影融视、听、说、文化于一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语
<正>在现阶段,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 务,而企业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最主要的客户。我国商 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绝大部分投向了企业,贷款占了企业 债务构成中的绝大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哈尔滨市跆拳道俱乐部办学规模、学员情况、教练员状况以及管理者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哈尔滨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扫描资料,重点分析其CT影像及强化特点。结果 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
SWOT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规划、城市战略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等方面。文章拟试用SWOT分析法对桂林市荔浦县在旅游战略规划作初步的分析。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