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是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以朗读为基本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并且提出了各学段的朗读要求,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品味语言、体会文本的情感以及能以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自己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所以,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了解文章大意、感悟语言文字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然而,现如今的朗读教学不再是教师手里的“香饽饽”,他们采用花样繁多但华而不实的其他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渐低下。随着教师教学目标逐渐转向对课文文本的分析,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忽略了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只将它作为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一个手段。如何合理定位朗读教学,尚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笔者以泰州市医药高新区S小学为对象,从朗读教学目标、朗读教学材料、朗读教学方式、朗读指导、朗读评价五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发现朗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朗读教学的策略。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论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概述,包括朗读教学内涵、作用以及朗读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开展研究,在对现状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归纳了当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缺乏朗读目标导向性意识;内容选择过于单一;朗读方式过于单一;朗读指导不具体;朗读评价宽泛。第四章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根据所调研的现状及具体原因提出改善目前的朗读教学的策略,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丰富朗读材料的选择,全面拓展学生的视野;接着是要巧妙创设朗读情境,结合学情激发兴趣;然后是要重视教师示范,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最后是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针对性朗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