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加速膨胀及暗能量问题的研究:模型与数据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被发现以来,宇宙加速膨胀已经得到了多种宇宙学观测实验的证实,并已成为现代宇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目前,人们仍然不清楚这一极度反直觉现象的本质。虽然暗能量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宇宙加速膨胀,但是其本身的起源及物理性质都是谜,并且所谓的“宇宙学常数问题”也对物理学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尚无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解释暗能量的物理本质。在缺少一个基础理论的情况下,人们一般通过构造暗能量模型并结合宇宙学观测数据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能通过模型和数据找到更多解决暗能量问题的线索。幸运的是,随着一系列观测项目的开展与完成,宇宙学家已经拥有了诸如Ⅰa型超新星(SNeⅠa)、重子声学振荡(BAO)、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Hubble参量、弱引力透镜等多种观测数据,这些数据也很大地提高了暗能量的观测精度。  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来研究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问题。我们通过提出暗能量模型,利用宇宙学观测数据及稳定、高效的数值计算和数据拟合程序,对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我们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首先,从模型方面,基于全息暗能量(HDE)模型与多宇宙图像,我的导师李淼老师新近提出了一个同时包含全息暗能量和宇宙学常数的混合暗能量模型(我们称之为ΛHDE模型)。理论上,我们对这个新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这个模型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在其框架下宇宙的命运问题。数值上,我们利用观测数据对这个模型下的宇宙学参数及膨胀历史进行了限制,并将其与ΛCDM模型和HDE模型进行了比较。此外,为了研究暗能量状态方程(EoS)关于尺度因子a的非线性行为特征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转折点,我们提出了关于暗能量状态方程的一个新参数化方案(即parabolic参数化模型),用最新的宇宙学数据对这个新模型进行了限制,并将之与ΛCDM模型及Chevallier-Polarski-Linder(CPL)参数化模型进行了比较。  然后,从数据方面,我们研究了观测数据对宇宙学参数限制及各种宇宙学结果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Supernova Legacy Survey-3yr(SNLS3)组的Ⅰa型超新星数据,我们讨论了使用不同的光变曲线模型(LCF)对宇宙学参数限制及宇宙学结果的影响。在考虑超新星存在红移演化的情况下,我们具体研究了使用3种不同的光变曲线模型(LCF)对宇宙学参数限制及宇宙学结果的影响;另外,对于BAO数据,我们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BAO数据对宇宙学参数限制及宇宙学结果的影响。对于这两个课题,我们都采用了系统而全面的方法以加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影响分常之小,并且不能被各种方法区分。  最后,我们同时考虑了模型与数据两个方面,利用重构减速参数q(z)的方法,对宇宙加速膨胀的演化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宇宙加速膨胀是否正在变缓(即其加速度是否正在减小),这一问题由Shafieloo,Sanhi及Starobinsky于2009年首次提出并引起了宇宙学家的很大兴趣。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正在变缓的宇宙加速膨胀不能被当前的观测所证实,因此其存在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强关联体系中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自旋、轨道、电荷以及晶格自由度之间的耦合会诱发出丰富的物理现象,如超导电性、霍尔效应、庞磁电阻效应以
本论文介绍了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一般概况及有关核模型,描述了在束丫谱实验的原理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然后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双奇核190T1和146Tb高自旋能级结构的特性
丰中子核素间的熔合反应是解释超暴现象C点火的重要机制。对于这种放射性束流实验,传统探测技术因为效率低而无法达到天体物理能区截面测量的要求。活性靶技术因为高探测效率
我是仙居人,爸爸妈妈都在义乌做生意,我也在义乌读书,义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啦。义乌素有“商城”之称,是个举世闻名的购物的好去处。义乌有宽敞的地下商城,有干净明亮的百大
楚雄文庙位于楚雄州楚雄市城东鹿城小学内.始建于元代,明代迁至今址.现仅存苍额殿、大成殿、大成门、三元桥、泮池等.主体建筑大成殿保存较完好,系重檐歇山顶,坐北朝南,五开
期刊
波分复用(WDM)技术为通信系统和网络向大容量、高速率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以阵列波导光栅(AWG)为基础的各种光子器件是实现波长复用和解复用的关键器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微影评的特点及其基本的写作方法。2.练习概括影片的主要内容,学会描述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观点。【教学过程】一、欣赏微电影,
本文对氮化镓基发光器件上聚焦离子束制备的光子晶体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在国内率先发展了一套聚焦离子束刻蚀GaN基材料和GaN基一维、二维光子晶体的技术,解决了
本论文综合利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高分辨像(HR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等电子显微学实验方法,对复杂结构合金相ξ′-和ξ-Al-Pd-Mn中的一维线缺陷phasonline和二维面缺陷phas
作为自然界和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形态,颗粒物质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应用的需要,对颗粒物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