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文论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雄学识渊博,著述丰富,思想丰赡,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视角对之进行解读。从扬雄文论的角度来解读扬雄著述,可发现其文论对于先秦以来言意之辨的一些基本问题都有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体意识,而且自成体系。 扬雄认为,一般人由于“文体谬误”和“意图谬误”而“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圣人则由于“得言之解,得书之体”,文质兼备,内外一致而能做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即一般人难以言尽其意,只有圣人才能真正做到言书以尽心意。在言意观基础上,扬雄从文体意识角度提出著名观点:“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从作者身份出发对辞赋进行区分,认为“辞人之赋”“劝百风一”、“文丽用寡”以至言不达意尽意而予以断然否定,“诗人之赋”合乎儒家法度能够言尽其意而予以肯定。扬雄的言意观和文体意识内涵着其文论体系“明道、征圣、宗经”的实质和文用兼顾中注重功用的文学价值观,扬雄关于辞赋功用和价值的否定以及他在赋体流变、文体自觉意识发展方面的贡献在两汉之际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扬雄又探讨了关于“得言之解,得书之体”和解决言意矛盾问题的原则和途径。扬雄认为,一般人应该以“明道、征圣、宗经”为原则,从继承发展往圣先贤的优良传统和加强个人学识道德修养两个方面来探求解决之道。 扬雄文论虽是复古的儒家文论,但经过批判、融合的复古,已不单纯是复古,而是“推故而别致其新”,扬雄文论因此而显示出其不乏创造性的智慧之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文学理论叙述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话语分析的方式,揭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中隐蔽的权力关系。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部分,探讨将理论叙述纳入观照视野的必要性,在探讨具有
海明威——一位被西方评论界誉为“两次大战中世界上最有名望的作家”,在一生近40年的辛勤笔耕中,用一支笔塑造了无数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悲剧人物形象。这些悲剧人物多是以男人
虹影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但是她在内地文坛似乎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少有整体性的研究出版。但是近两年来对虹影作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拟从虹影小说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