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性压力源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外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对组织灵活性与适应性要求更高。员工是接受组织外部环境变化的直接对象,组织面临的压力和竞争第一时间传递给员工,这就要求员工必须能够主动适应变化。适应性绩效即当工作要求出现变动时,在一个任务上的学习能够有效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上的行为,强调评价应对变化的表现。同时挑战性压力源具有积极的一面,虽然会使员工感受到压力但也也为个体提供成长机会,促使其主动增加工作投入,并且在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升员工的适应性绩效。当员工面临挑战性压力时,对员工来说可能是一个新的工作情境,需要补充一定的资源去帮助他完成任务,若采用传统培训的方式,成本较高且效果滞后,因此,更适用于“干中学”的方式提升其技能,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就是员工在某种情境下,主动采用询问的方式向上级、同事或组织外沟通与自身相关信息的过程。基于此,探讨挑战性压力源是否会通过员工实施反馈寻求行为提升适应性绩效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工作特征角度出发,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构建了挑战性压力源正向影响适应性绩效的模型,并引入反馈寻求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员工在面临挑战性压力源时,会采取反馈寻求行为在组织内外获得与任务相关的资源;引入差错管理氛围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在差错管理氛围下挑战性压力源与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共298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正向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挑战性压力源正向预测反馈寻求行为;反馈寻求行为正向影响适应性绩效;反馈寻求行为部分中介挑战性压力源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提出挑战性压力源正向影响适应性绩效并进行理论推导,并通过实证数据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丰富了挑战性压力源的结果变量研究,也为组织压力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其次,从员工主动策略拓展适应性绩效的前因变量,提出反馈寻求这一积极的应对方式在挑战性压力源与适应性绩效中的作用机制。最后,引入差错管理氛围作为调节变量,探讨积极组织氛围对挑战性压力源和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拓展了挑战性压力源影响员工进行反馈寻求的边界条件研究。
其他文献
发展普惠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指示,体现国家对养老服务事业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家庭呈现“倒金字塔式”的核心化组合模式,逐渐无法承担养老功能,社会化养老服务补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利用程度并不高,经济基础也是决定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先决条件,养老金是城市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鲜有学者从养老金视角分析老年人社会化养老服务利用程度不高的问
学位
21世纪以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设备及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显著提高,然而矛盾的是老年人群体的健康水平并没有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而上升,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关注。医疗保险对居民在患病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这可能影响个体患病后的就医行为及医疗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疗保险会通过医疗服务利用影响个体预期寿命和死亡风险。因此,关注医疗保险的健康保护作用,从医疗保险的视角出发去探
学位
2020年3月国务院提出全面做实医保地市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进医保省级统筹。一方面,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扩大了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空间,免去了异地转诊和报销等一系列手续,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就医机构选择范围的扩大,可能导致患者涌向更高级别的医院就医,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相违背。本文旨在探究医保统筹层次对退休职工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分析政策对于不同收入和不同健康的退休职
学位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速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扩大,并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伴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城镇老年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其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必将影响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
学位
我国自2000年就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这20年间,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了8.4%,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依然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面临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社会现实问题。作为中老年父母,在面对年轻一代子女职业生涯发展与孩童照护需求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时,他们往往更偏向于承担起家庭中照看孙子女辈的担当和责任。诚然,在社会托幼成本较高的现实生活中,需要探讨在当前我
学位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不再单纯强调经济增速,而是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追求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创业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方面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潜力,给经济增长带来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就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然而,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较强,个人及其家庭面临的养老、医疗和失业风险等背景风险,都可能会影响其最终的创业决策。相应地,在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学位
企业处在全员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创新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瞬息万变的商业机遇使组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情境要求员工能够快速做出反应。换而言之,组织期望员工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发地革新工作方法、流程,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任务,这就是组织所期望的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然而,组织提出创新的要求就必然会让员工产生压力,压力是员工必须应对的问题。压力二维结构认为,组织中压力可以区分为挑战性压力源
学位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很多组织迈入改革创新阶段。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组织领导者往往不能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快速作出准确的创新决断。作为组织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的员工,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行为是构成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员工被视为组织最富有创造力的资源。所以,组织怎样有效地激励和激活其成员的创新行为?这是打破危机、提升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社会认知理论提出,组织情境、个体认知和行为表现,这三者持续地进
学位
目的 探讨PDCA护理模式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降低留置针回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5月静脉留置针使用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7月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针护理,观察组运用PDCA护理模式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留置针回血率、护士静脉留置针规范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针回血率20.51%低于对照组5
期刊
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不应该受到户籍、地区及制度影响而有所不同。碎片化的城乡医保制度导致城乡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差距明显。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合并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消除城乡制度差异,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差距,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医保权益。在农村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制度整合的成效能够更广泛地惠及就医需求更大的农村中老年群体,助其勇于利用医疗服务。因此,探究农村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