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其浸润、转移和复发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许多基因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核转录因子-кB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 NF-кB)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向性核转录因子,它调控着多种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环氧合酶-2(COX-2)是一种诱生型酶,在大多数组织中不表达,但在一些炎症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内毒素及促癌剂等的作用下呈现高表达状态,从而发挥其病理作用。COX-2的启动子区域含有NF-кB结合位点,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近年来,与两者相关的研究多局限在炎症水平上,而在肿瘤,特别在胃癌中的研究甚少。目前有关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中NF-кB、COX-2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NF-кB、COX-2在胃癌组织、第一站淋巴结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各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其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旨在为肿瘤的诊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可能为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5年10月~2006年8月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共73例。分别采集每例患者的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距肿瘤边缘>5cm),第一站淋巴结。全部胃癌病例术前均未行化疗或放疗,病理均证实为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及第一站淋巴结中NF-кBp65及COX-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并且选取其中44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样本,比较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NF-кBp65及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资料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胃癌组织中NF-кBp65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胃癌细胞胞浆和/或胞核中,呈棕褐色弥漫性表达。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亦有散在表达。胃癌组织中NF-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高于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20.5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NF-кB在胃癌癌灶≥5cm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8.43%,高于肿瘤<5cm组的阳性表达率40.9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9.49%,大于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52.9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浸润深度中T3+T4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3.44%,大于T1+T2组的阳性表达率2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9.55%,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48.2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8.26%,大于I-II期组的阳性表达率48.1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中NF-кBp6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体分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2 COX-2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胃癌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弥漫性分布。间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亦有散在表达。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27%,高于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17.8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OX-2在胃癌癌灶≥5cm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0.59%,高于<5cm组阳性表达率36.3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1.79%,大于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47.0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浸润深度中T3+T4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5.63%,大于T1+T2组的阳性表达率2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2.73%,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41.3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的阳性表达率为73.91%,大于I-II期阳性表达率37.0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体分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3 NF-кBp65及COX-2在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45%和81.82%),分别高于胃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4%和70.4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胃癌组织中NF-кBp65和COX-2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539,P<0.01)。结论:1胃癌组织中的NF-кB和COX-2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提示二者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联合检测NF-кB和COX-2的表达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2胃癌组织中NF-кB和COX-2的表达随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癌灶增大、浸润深度的加深、临床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增强,说明二者参与了胃癌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3淋巴结转移灶中NF-кB和COX-2的表达率高于对应的胃癌原发灶。提示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在分子水平可能存在差别,NF-кB和COX-2对于胃癌可能是与转移相关的因子,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的形成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4 NF-кB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相互作用协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综上所述,胃癌组织中NF-кB和COX-2表达的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淋巴结转移灶中NF-кB和COX-2表达异常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NF-кB和COX-2表达对胃癌的诊断、转移复发的预测、胃癌分子生物学分期的制订、手术中淋巴结的廓清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