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CO3对成人心脏术后血管麻痹综合症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血管麻痹综合征已经成为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原因之一。国内文献报道,血管麻痹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和舒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或不反应,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提升、组织灌注难以改善,细胞缺氧和损伤加重。研究表明体外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炎症因子、术中低体温、离子通道的抑制以及多种激酶的激活等诱导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aorticsmoothmusclecell,ASMCs)收缩导致血管过度舒张,呈现血管低反应性。而心脏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为提高患者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则需使用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会引发组织耗氧增加、肾脏和肠系膜血流减少,肺阻力增加等一系列术后危险的出现。本文在于探讨心脏术后出现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患者中应用碳酸氢钠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目的:通过观察心脏术后运用NaHCO3和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液PH值、尿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浓度的变化差异,研究NaHCO3在对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进行分析,为临床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按统一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于2011.6-2013.1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手术且术中使用体外循环技术支持、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内出现血管麻痹综合症的患者共149例,统计患者的年龄、体重、LVEF、手术时间、体外时间、ICU时间等,分为两组(NaHCO3、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组和血管活性药物组),治疗后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液PH值、尿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浓度的变化,分析血管麻痹综合症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接受NaHCO3治疗的所有患者中,2例出现严重肾功能障碍并接受透析治疗(3.5%);而未接受NaHCO3治疗的患者中,共7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7.5%),其中5例接受了透析治疗(5.3%)。结论:体外循环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易出现血管麻痹综合症。大剂量的运用血管活性药物易出现血管麻痹综合症,本课题发现运用NaHCO3对降低血管麻痹综合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有部分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胸腰段损伤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故在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上最常用的胸腰椎损害的分类系统是AO和Denis分类系统,近年来美国脊柱损伤研究小组提出
目的观察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促黑素受体(MC1R)是否表达于创面皮肤以及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制作大鼠皮肤创面,分别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皮肤创伤后1、3、5、7、14
尺桡骨骨折的髓内钉治疗包括具有代表性的Rush钉、Street钉、Sage钉等。但所有这些髓内钉固定不同程度地存在退钉、不能有效控制骨折端的旋转。本课题研制出一种尺桡骨交锁髓
本文力求从历时发展角度对介词框架“除了…以外”的形成及演变机制作出合理解释,从共时角度分析说明这类介词框架的句法功能、语义模式及语用功能。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
本文通过造像式样与题记内容的分析判定了一件未曾介绍过的青州北魏造像。并且就该造像上精美的线刻供养人画像,结合汉代至北朝末年期间的其他石刻线画,探讨了中国古代石刻线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因而广泛应用于提高内燃机功率与降低燃油耗,同时也是国二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各气缸间歇性排气时,排气歧
恭维语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言语现象。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博得对话者的好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成功的交际提供必要的语言手段。许多学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筛选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
嵌顿性直肠脱垂患者在接受传统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后有较高的吻合口漏发生风险。我们医院2007年至2010年期间对3名严重嵌顿性直肠脱垂患者施行了改良的二期直肠乙状结
目的:1.研究舌骨下肌群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毗邻重要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具体分析两侧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与舌骨下肌群及椎体的关系,研究舌骨下肌群的走行及与椎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