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复合力排水固结法在福建围海造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沪、浙、闽、粤等地吹填造地、码头堆场、物流园工程日益增多,但是由于设于沿海、沿江、沿湖岸边的这类工程的接近地表的地层埋藏着大于10m甚至大于30m的深厚淤泥软土,这类软土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小(1×10-6 cm/s~1×10-8cm/s)、抗剪强度及承载力低,同时存在沉降量大,沉降延续时间长及不均匀沉降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加大。   国内外学者和科研单位对这类软土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一些处理的方法,其中排水固结法已成为比较成熟的软基加固处理技术,适用于大面积的软土加固。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动力排水固结法这些都是排水固结法中已成熟的处理软基的方法,但由于承载力较低、工期较长、有效加固深度不够以及对土质的选择性等因素的限制,不适用于沿海地区深厚淤泥的加固。   鉴于此,如何对下伏软土进行快速固结、提高淤泥土的强度、减小不均匀沉降、缩短次固结持续的时间同时对吹填土快速密实使之满足建筑场地对沉降和承载力的要求,则是目前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基场地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土的特点和工程建设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总结软土排水固结S-T曲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静动复合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的方法,根据大量的成功的工程实例,经总结,发现深厚淤泥软土在真空负压、超载正压和动力冲击三者优化组合的作用下,主固结沉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土体强度提高的同时地表吹填土在动力冲击作用下形成超固结的硬壳层。深厚淤泥软土加固后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并通过福建省福安鑫茂冷轧硅钢厂软土地基处理项目进行了现场65000m2软基处理加固试验研究,经检测,该实验取得了成功,地基加固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证明了该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厚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对地基处理后的效果从沉降观测资料,经验系数ψs,有效加固深度及硬壳层的应用这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分析了静动复合力排水固结法在加固深厚淤泥软基后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一方面,为以后类似的工程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相关数据,弥补现有规范中的一些缺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关注的热点,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让学生更高效率的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极大的促进因素。本文从实践教学工作中总结了相关心得,以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数
期刊
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暴雨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每年初夏,梅雨暴雨发生过程中,在低空切变线上往往会有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尺度涡旋等生成。   为了深入了解严重影响长江下
激电法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区分激电异常是矿异常还是非矿异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激电测量除了电阻率和极化率之外,还引入了次级激电参数,并根据这些次级激电参数进一步
目的检测胃腺癌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阳性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的频数。方法选取胃腺癌术前患者2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29例健康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中学数学预习指导的基本策略。  一、确立课前预习意识  要使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应将课堂教学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向前延伸,即指导学生开展课前的预习;向后拓展,即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整
期刊
城市范围内发育的活动断裂,包括隐伏活动断裂被称为直下型活动断裂。位于城市之下的直下型活动断裂突然快速发生错动产生的直下型大地震和地表位错,使城市发生巨大破坏,直接威胁
Here, we developed a technique to assess the workability of sealed-for-life greased rolling bearings after a long-term storage. In this framework, we devised a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最新技术,能够实现储层压裂裂缝监测、注水注气后的油藏驱动实时监测,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事件的准确
我们的地球曾经是个“大雪球”!这是科学家最近对6-8亿年前的地球提出的一种新假说。6亿年前的“大雪球”美国科学家在计算了太阳带给地球的热量以及地球内部释放的热量后发
期刊
近几十年来的多次实际震例表明,场地条件对建筑结构的震害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软弱场地上长周期建筑结构有较为明显的震害。而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软弱土场地上建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