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中学数学预习指导的基本策略。
  一、确立课前预习意识
  要使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应将课堂教学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向前延伸,即指导学生开展课前的预习;向后拓展,即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整体教学活动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三个基本环节,三个基本环节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课前预习就成为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教学规程。为了帮助学生确立数学学习的预习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预习,让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细化可分为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各导,对学生的智力提出严峻挑战。通过课前预习,充分做好接受新知的已有经验准备与心理准备,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使整体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听课时思维状态与课堂教学进程同步。尽管在预习中会存在一些知识点不能掌握的情况,但由于都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经过课中教师的讲解、分析,必然使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确保学习的主动性。
  (二)通过预习,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针对预习是一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过程的特点,我们应将预习作为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课前预习,养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课中听讲,检验预习成效,通过教学互动,实现思维的交锋与视角融合。坚持课前预习,必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预习,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的能力
  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内容,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前预习中,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学习必然存在一些困惑,这时,让学生在问题提出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的方法
  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进行有效课前预习的关键,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预学案
  教师应事先设计好引导学生预习的提纲,我们一般称之为预学案。在进行预学案的设计时,我们要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现状出发,遵循数学思维规律,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具体,要求得当。
  (二)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围绕预学案的要求,指导学生通读教材。对于概念的预习,要求达到能叙述、会判断,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如预习“映射”这一概念时,通过叙述首先认识到映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对应,要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一个映射,必须对映射的概念——对于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按对应法则,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做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确概念的外延。“一對一、多对一”这两种特殊的对应,能举出一些映射和不是映射的例子,完成认识这一概念的全过程。对定理、公式的预习,要达到能分清条件结论、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了解推证过程和应用。
  如预习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时,首先分清“在三角形中”这个前提,明确结论“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转化为数学语言,其推证过程是以直角三角形为特例、平面向量为工具得到结论。对例题、习题要明确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得到此结论必备的理论论据,然后看题设与这一理论依据有何异同之处,不同时如何对题设条件进行转化,相同时还要明确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书写格式,以利于课堂上质疑问难。
  (三)做好自我小结
  学生预习后,要指导学生小结预习结果。比如,可以让学生写出教材上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列出全书章节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对于例题,在旁边说明各主要步骤的依据,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体现编者选例意图。对例题条件、结论的变化,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发展。
  三、关注预习评价
  将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对学生预习情况的评价,课前预习的结果应作为课堂的教学起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预习评价工作:
  (一)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查
  对照下发的预学案要求,逐条进行分析,让学生自问教学中的基本概念能否清楚地复述出来,定理、法则是否较好理解,在预习中存在哪些问题,本课知识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能否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等。
  (二)教师审阅学生的预学案,明确课堂教学任务
  通过课前提问、预习展示等方式,教师要弄清楚学生预习的情况,对一些学生预习中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做进一步的讲解。在弄清楚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
  四、结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使之成为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时,坚持以学生的预习结果作为教学起点,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意义深远。
  (责编
其他文献
氧化-还原反应对水化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影响着有机物的降解和迁移,还对无机物的地球化学转化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基于氧化-还原环境分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一定
随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基坑工程的开挖与支护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基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支护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人们对网络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CAD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异地协同设计、数据共享的需求,而作为当前研究热点的网络CAD,大多数还是太局限于C/S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在完备地可替代能源诞生之前,如何有效开发相对不宜开采的稠油资源就成了解决目前能
摘 要: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繁荣经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在汇率风险防范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濒临破产,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就当前我国企业在汇率风险防范和管理现状来看,其手段过于单一,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为提升我国企业防范和管理汇率风险水平,本文针对如何防范和管理汇率风险展开探讨,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随着机器人领域技术的发展,对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复杂,对其代码的复用性和模块化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强烈。现有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又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而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关注的热点,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让学生更高效率的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极大的促进因素。本文从实践教学工作中总结了相关心得,以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数
期刊
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暴雨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每年初夏,梅雨暴雨发生过程中,在低空切变线上往往会有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尺度涡旋等生成。   为了深入了解严重影响长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