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叶花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组分筛选

来源 :山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chael8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椭圆叶花锚属龙胆科花锚属植物。主产于我国青藏高原一帯,多为野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等现代典籍所述,本药药用部位为全草或地上部分,性苦寒味,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在该植物目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基础上,本课题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并系统分离其中石油醚部位浸膏,同时对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广泛的体外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活性等生物活性筛选。方法:通过系统溶剂以及柱层析分离,对整株植物进行系统分离,从而得到高含量化学成分;通过对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析,明确化学成分的混合情况与再分离策略;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波谱解析以明确其结构;应用CCK-8法对化学成分进行抗肿瘤体外活性测定,DPPH法与邻二氮菲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测定,刃天青显色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经HPLC定性分析,确定四个单体化合物(流分Fr-14/15、17、19a、21),经质谱、氢谱、碳谱等技术综合解析分别鉴定为1-羟基-2,3,4,8-四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6-四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体外抗肿瘤实验显示Fr-13流分抑制细胞活性效果最好,化合物1次之,化合物2较差;抗氧化实验发现乙酸乙酯部位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体外抑菌效价评定与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得到乙酸乙酯部位抑菌作用最强。结论:本文的成果将为椭圆叶花锚化学成分研究和进一步活性机制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其他文献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由西向东呈斜列式排列着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和古城墟隆起。其构造演化过程中既存在统一性,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卡塔克隆起形成及定型时期早,后期改造及
以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为指导,根据渤海海域大量钻井资料,指出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受古地貌、古气候、物源供给、构造演化和基底特征等因素影响,具有孤立、局限分布的特点。模型正
1986年开始,我国实行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教育政策。自此,越来越多的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跟班就读。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智力障碍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内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