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性土中桩-土界面阻力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_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力压桩技术因污染小、振动轻、自动化水平高、可控性强等优点得到推广使用,尤其是在城市中心人口相对密集或周边建筑对振动有控制要求的区域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桩-土界面剪切试验对界面受力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界面粗糙度、土样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机理。结合室内剪切试验参数和静压桩工程实测沉桩阻力数据进行连续贯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静压桩沉桩阻力、承载性能等相关规律进行总结,为实际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青岛理工大学自制桩-土界面剪切仪对取自工地现场的粉质黏土与预制混凝土板进行界面剪切试验,系统分析混凝土粗糙度、土样含水率、剪切速率等因素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对桩-土界面阻力的影响,绘制界面阻力-剪切位移曲线,并对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界面阻力进行线性拟合。(2)将普通界面剪切试验与硅压阻式传感器进行创新性结合,对桩-土界面中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孔隙水压力和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桩-土界面受力的影响。提出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扩大头式安装方法和数据导线无损封存方式,为后续现场试验硅压阻式传感器的安装提供技术支持。(3)考虑黏性土中沉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效应,提出“界面阻力”概念。界面阻力由黏性土与混凝土板之间黏着力和摩擦力两部分构成,其中黏着力为黏性土与混凝土板的黏聚作用,摩擦力为界面法向土压力减孔隙水压力所得有效应力与界面摩擦系数的乘积。(4)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对静压桩沉桩机理进行总结,分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沉桩特性。深入聊城地区2处静压桩现场对其沉桩阻力进行现场实测,绘制沉桩阻力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总结聊城地区沉桩阻力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指导。(5)通过ABAQUS软件对聊城地区静压桩工程二进行连续贯入模拟研究。分析步中控制桩的位移边界条件使位移贯入法得以实现,选用摩尔-库伦模型,运用非对称求解器进行运算,最终获得较好收敛结果。对不同深度对应的径向和法向应力进行分析并采用截面定义的方法对模拟计算轴力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
其他文献
抗侧力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体系能为结构提供较大的抗侧移刚度。但是都以结构本身耗能为代价,在1994年的北岭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
膨胀加强带施工作为解决超长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受到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青睐。与后浇带施工相比,膨胀加强带具有留置时间短、易于控制工程质量的优点。但是,到目
学位
近年来,我国的钢材产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在建筑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低,因此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钢结构建筑具有施工便
砂土地震液化与液化后大变形的评价及其对桩基的影响是岩土抗震工程领域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对其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前人研
学位
近年来,对于纤维石膏墙板的分析研究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研究分析都是基于纤维石膏墙板应用于承重结构的受力特性及相关抗震性能的,针对于纤维石膏墙板作为维护结构的相关性能
近年来,矩形钢管柱由于具有整体稳定性好、便于施工及装修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钢管柱与H型钢柱相比,两个主轴截面刚度相同,截面惯性矩大,承载力比较接近,特别是在
论文以狮子洋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背景,结合铁道部重大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以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管片环衬砌结构力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原型加载试验,数值模拟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桥梁的建设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其结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是一种新颖的结构形式,具有经济、美观、轻型、实用以及
海洋平台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及所处海洋环境的多变性,使得研究海洋平台在极端环境荷载下的结构行为极为重要。为满足在极端冰激荷载和极端地震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的安全性要求,
输电铁塔作为电力输送的支柱,大约占线路总投资的40%左右。随着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塔的高度越来越高,档距越来越大。铁塔在风荷载作用下所引起的输电铁塔振动失稳,是倒塔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输电塔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极限承载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使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220KV猫头型铁塔空间桁梁混合有限元模型,利用模态分析研究输电塔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