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属性之一。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运用模糊语言可以增强语言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模糊语言在描述事物时是朦胧的、不明确的,即模糊语言的语词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可以实现语言中特定的审美和语用效果。因此,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十分重视模糊语言的运用,因其外延的不确定性可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然而,绝大多数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都集中在应用文体,日常会话和中国古典诗歌上,中国古代文言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更是不多见,这些都成为本研究的动因所在。基于现有的模糊语言的研究成果,本文缩小并界定研究范围,试图构建一个文言作品中模糊语言翻译的文化视角模式,以期为模糊语言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有助于提高模糊语言翻译的质量,从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当代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是关注文化的重要性,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过程。由语言转换转向文化转换这一现象自然也存在于模糊语言的翻译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同文化密切相关,模糊语词的选择和表达从各方面折射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模糊语言是文言作品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汉英不同的思维方式会赋予不同的模糊语言以不同的文化特征。汉英两种文化在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民族心理等方面的渊别令汉英模糊语言翻译举步维艰,而人类语言存在的一些共性使得模糊语言的翻译成为可能。本文试图从文化视角,结合翻译实例,分析和归纳汉英模糊语言翻译的问题、困难以及对策。在此基础上,试图分析文化因素在模糊语言形成及其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全文以林语堂英译的清朝沈复自传《浮生六记》为个案,在审美和文化层面对其英译模糊语言时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我们认为,作品语言凝练,其模糊语言具有特定审美效果和文化蕴涵而不同于现代汉语。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源语文化的内涵,尽量采取灵活合理化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目标语中处理模糊语言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真正让翻译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态,而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各成体系,导致各主体无法有效沟通,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滞后产业发展,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构成与产业
比较分析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介绍日本在借鉴和吸收异己文化的基础上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园林文化的成功案例。在吸收国外的园林理念和技术方面给我们一些启示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手机将成为移动用户的“钱包”。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把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账户进行“捆绑”,随时随地为手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空中充值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传统产业集群,但是就我国目前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而言,大多数集群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并且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一
投资便利化体现了新一代经济规则重心从“边境议题”向“边境后议题”转移的发展趋势,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比CPTPP、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模具制造业对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动力学仿真理论和应用技术。在模具制造中,淬硬钢因其延伸率小、塑性低
镁合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近年来在汽车、航空、通讯、电子、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镁合金材料自身的强度低、塑性差、耐蚀性和高温性能差等原因,使得
王安忆所著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展示给人们的不只是一个具有传奇人生的上海女子,更深层次展现的是上海这座大都市中的文化故事,还有生活在上海城市中所有和王琦瑶这类人类
以Al-TiO2-B2O3为反应体系,经机械球磨制成超细粉体,混以一定比例的磷酸二氢铝胶粘剂涂覆于Q235钢表面进行热固化,通过粉体颗粒之间的固相反应于700℃原位合成了Al2O3-TiB2复
从对全国的城市噪声调查角度出发,得出我国环境噪声的危害程度.并就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工作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综述,最后指出了我国城市噪声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