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规律及膳食风险评估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是农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的发生,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本研究选取了水稻、芹菜、洋葱、茶叶四种农产品为代表,研究了在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变化规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对农药科学合理的使用及农产品的加工处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建立稻谷、白酒相关基质中68种农药及部分代谢产物多残留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在0.005-1mg/L时,73种目标物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2,在稻谷、大米和白酒三种基质中的LOD在0.1-2.9μg/kg之间,LOQ在0.2-8.4μg/kg之间,在0.01、0.1、0.5 mg/kg三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62%-1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7%,该方法适用于稻谷、大米和白酒中相关农药的残留分析。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获得稻谷样品,研究稻谷酿酒过程中35种农药及部分代谢产物的残留变化规律。浸谷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与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辛水分配系数等理化性质有关,水中的溶解度越高,去除效果越明显;蒸谷过程中持续的高温有利于农药的挥发或降解,并且有利于部分农药向代谢产物转化;发酵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对农药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蒸馏能成为降低白酒中的农药残留水平最有效的途径,迁移率可能跟蒸气压有关,蒸气压越高,农药越容易从酒醅中蒸馏出来进入白酒中。整个酿制程过完全去除了五氟磺草胺等14种农药,其余21种农药的加工因子在0.0003-0.054之间,农药由稻谷向白酒的迁移率均小于1.26%,表明迁移风险较低,稻谷酿酒工艺能显著降低其农药残留。阐明稻谷加工及烹饪过程中18种农药的残留变化规律,稻谷收获后经脱壳、碾米、淘洗、蒸煮等过程,18种农药残留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整个过程中完全去除了五氟磺草胺的残留,其余17种农药的加工因子在0.002-0.022之间,表明稻谷加工及烹饪过程可以去除大部分稻谷中的农药残留。揭示田间试验条件下丙环唑在芹菜和洋葱中的残留降解规律,洋葱和芹菜中丙环唑的半衰期分别为6.1-6.2天和8.7-8.8天。芹菜和洋葱中丙环唑的最终残留为0.404-10.3 mg/kg和<0.002-0.037 mg/kg,为我国制定丙环唑在芹菜和洋葱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数据参考。通过模拟田间实验样品,研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和烹饪方式对芹菜中四种残留变化的影响。清洗去除率与清洗溶剂、清洗时间、农药水溶性、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等性质有关,四种农药在芹菜清洗和烹饪整个过程中的加工因子在0.05-0.33之间,能显著降低农药残留水平,该结果对日常清洗及烹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探索田间试验条件下唑虫酰胺和呋虫胺及其代谢产物DN、UF在茶叶种植及冲泡过程中的残留变化规律,唑虫酰胺和呋虫胺在鲜茶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30-7.73天和4.65-5.50天。随着采样时间的延长,茶叶中DN和UF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唑虫酰胺和呋虫胺在茶叶中的最终残留分别为1.59-19.6mg/kg和0.556-7.13 mg/kg,均低于我国制定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在茶叶冲泡试验中,随着浸出次数的增加,浸出率逐渐降低,经3次冲泡后,唑虫酰胺和呋虫胺的浸出率分别为1.4%-2.3%和93.7%-98.1%。农药在茶汤中浸出率主要是受其水溶性和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水溶性低、辛醇-水分配系数高的农药在冲泡过程中从茶叶到茶汤转移率较低,有利于降低摄入风险。根据大米和白酒市场调查的农药残留情况,以及芹菜、洋葱和茶叶中的田间试验数据,对相应的农药进行了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大米中农药的RQc均小于33.7%,大米和白酒中农药的RQc和RQa均小于1.52%,说明其检出的农药残留对消费者的膳食摄入风险可以接受。丙环唑、唑虫酰胺和呋虫胺RQc为9.8%、37.6%和24.7%,丙环唑在芹菜和洋葱中的RQa分别小于5.0%和0.036%,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在茶叶中的RQa分别小于5.4%和0.84%,按照本试验中丙环唑、唑虫酰胺和呋虫胺的田间施药方式和使用剂量进行施药,所生产的农产品不会对一般人群产生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
其他文献
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多是从实体法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诉讼程序的层面,商业秘密在诉讼程序中被泄露的风险很大。最高法院新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虽然增加了诉讼程序中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但仍然存在规定不明确、不具体、不全面的问题。以法院裁定形式发布的保密令是保护诉讼中商业秘密最为有效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实现证据充分披露以发现真实,也有利于实现商业秘密保护与公正裁判之间的平衡。我国应构建依当事人申请启动,法院进行
桥梁主跨跨度的不断增大使得结构对风的动力作用变得更加敏感,大跨度桥梁的抖振研究也越加重要。气动导纳(AAF)的有效识别是预测桥梁抖振响应的关键。本研究集中于湍流风场的随机生成、桥梁基准模型气动导纳的风洞试验、桥梁主梁绕流的大涡模拟(LES)以及基于LES的典型桥梁主梁气动导纳的识别。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为生成满足桥梁风工程大涡模拟要求的入口湍流风场,基于离散再合成的随机流动生成(DSRFG)方法合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政府与学界已普遍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信俗文化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文化、经济发展的现实价值。本文以在湘南桂北地区有着深刻历史渊源和厚重文化沉淀的寿佛信俗为例,探讨传统的信俗文化空间在当前文化生态背景下的适应性重构问题。文章认为寿佛信俗的很多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价值需求之间本自契合,然而因文化生态的突变致使信俗文化空间产生了文化变异,迷失了传统价值,从而与当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纲要明确提出,要制定修改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继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出台《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后,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也做了修改:删除了原《刑法》中的“
期刊
低秩张量数据,如高光谱图像、多光谱图像、视频图像等,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成像设备、成像环境及传输条件等因素限制,张量数据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退化问题,例如噪声污染、数据缺失等.为了提高张量数据后续的应用价值,需要从退化数据中恢复出干净高质量的原始数据.而要实现张量数据恢复,需利用原始数据的内在结构特征,从张量数据中挖掘出能凸显其特征的先验信息,例如低秩性、局部光滑性
在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目标下,我国社交电子商务的发展质量亟待提高。销售模式设计不当导致的社交电子商务所具有的高效率传播信息和提高消费者额外效用等天然优势无法发挥作用是我国社交电子商务发展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匮乏的社交电子商务系统研究使得零售商难以获得有效的理论指导其销售模式设计。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目前三种最为主要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交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推荐奖励模式、网络团购模式和网络众筹模
具有独特生理代谢优势的微生物在各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快速,灵敏和可靠地检测微生物,对于确保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筛选高普适性、特异性的微生物靶标,开发通用性高、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微生物检测的关键所在。微生物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包括16S rRNA、18S rRNA等,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成为微生物检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涨,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抗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外界信号的影响,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在外界信号响应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RLKs通过胞外受体结构域
石墨烯纳米材料作为一类具有优异的光学、热学、电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电子、能源、催化、传感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石墨烯纳米囊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包裹不同材料(例如药物、纳米颗粒、聚合物、氧化物和细胞)形成的结合体。它比单独的石墨烯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优异的性能,在微型/纳米电机、生物传感平台、生物成像剂、药物递送系统、潜在的肿瘤治疗替代品、环境修复平台、先进的电池和新型超
二维(2D)层状材料具有优异而又易于调节的电子结构和物理特性,是目前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在光/电催化、电池、光学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新一代的碳氮基二维有机聚合物,例如带隙适中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组分可调的硼碳氮(BCN)等,具有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材料。但是,传统工艺制备的碳氮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