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DTN特性的AODV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改进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的无线自组织网络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是由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Ad hoc网络技术不但在军事领域中得到充分利用,还在紧急服务、灾后重建等特定领域和个人局域网、搜索救援等场景有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总结起来,就是在通信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并且在通信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个连接,直到通信结束。在实际的Ad hoc网络当中,端到端的连接受到多个条件的制约。首先,Ad hoc网络的路由选择机制的局限性导致已经建立起来的端到端的连接可能很快不可使用了。因为,节点的不断移动会使得局部节点的链路失效,而使得整个端到端的连接无法保持,无法提供可靠的传递。其次,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为了修复端到端的连接会产生大量的控制消息,导致网络负载增大。最后,在修复端到端的连接的过程中,节点还需要缓存正在传输的数据分组,直到连接被修复后,重传缓存的数据分组。期间,不仅数据分组要经历较长的延迟传输,并且数据分组的延迟传输会使得节点的缓存空间可能很快被消耗掉。DTN(Delay-tolerant Network)延迟容忍网络,用可靠安全的跳到跳,代替端到端的连接,实现通信的节点之间消息的可靠转发。如果将DTN和Ad hoc网络结合起来,当Ad hoc网络端到端的连接无法保持时,采用DTN的跳到跳传递替代失效的局部链路,通过DTN路由发现机制和保管传递机制的共同作用,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式的路由模型,即集成DTN特性的Ad hoc网络路由模型。这种路由模型将端到端和跳到跳的传递方法结合起来,极大程度地保持端到端的连接。本文将上述路由模型在Ad hoc网络的网络层的按需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上进行扩展,提出EAODV(Extended AODV)路由协议。具体地说,EAODV在Ad hoc网络的网络层之上添加了一种被抽象出来的DTN覆盖层,将AODV由于链路失效而未发送的数据分组加上DTN控制信息,在不影响AODV协议运行的情况下,通过DTN覆盖层实现节点之间跳到跳的传递。EAODV,还通过对节点的结构和机制做相应的修改,实现了DTN路由发现机制和保管传递机制。本文对EAODV路由协议的设计,在GloMoSim中实现、模拟、功能及性能分析的整个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大量的模拟实验表明,EAODV路由协议,与传统的AODV路由协议相比,具有DTN的特性,能够有效保持端到端的连接;当网络的节点移动频繁时,比起同等条件下的AODV,分组发送成功率提高、端到端的延迟减少、吞吐率提高、路由开销降低;当网络规模增大时,吞吐率只有较小幅度的减少,端到端的延迟明显减小、分组传送成功率和协议开销都优于AODV。
其他文献
传统中间件侧重于解决分布式和异构情况下的复杂问题,系统的实现细节通过抽象的方式隐藏起来,形成“黑箱”结构,这使系统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克服这种缺陷,反射机制被引
随着网络和分布式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异构数据源应运而生。而异构数据面临着分布性,自治性,运行环境,语法以及语义异构等问题,因此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可直接利用的信息
Skyline查询在多目标决策、数据库可视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Skyline查询的一种重要变体,反Skyline查询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的数据流在现实
现实世界中的流体现象十分丰富,要在计算机图形所构建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对这些现象进行仿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一个十分具有挑战的研究课题。富有真实感的流体仿真技术能够
蛋白质交互(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信息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通过生物学实验发现的PPI信息主要以非结构化文本的形式保存在生物文献当中,生物学家试
生产生活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随时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突发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目前,广州市突发事故频发,但却缺少有效管理各种应急资源的手段,导致政府对部分突发
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网络化的研究与应用是近几年来嵌入式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全球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是今后发展的潮流,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并拥有着无尽的
网格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是继Internet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基于Internet的网格,时时都面临着安全隐患,网格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除了应用已有的网络安全技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市场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大。但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重复代码的编写工作是一件繁琐的体力劳动,例如建立大批量数据库表、生成系统界
随着微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的模拟器对传感器网络进行模拟,这些模拟器大大方便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