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腺杨不同部位叶片的形态、生理及转录组差异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落叶乔木的通称,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易于繁殖等特点,是各类防护林和木材生产的理想树种。然而,在杨树无性繁殖过程中的成熟效应会对无性系造林造成严重影响。成年杨树植株中,不同部位组织其生理老化的程度不同,在进行无性繁殖时++会产生明显的成熟效应。同时,在成年杨树植株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叶片,即当年生枝条上生长的长枝叶片和非当年生枝条上生长的短枝叶片,其形态生长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银腺杨成年树木为对象,测定了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长枝叶和短枝叶形态及生理差异,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为揭示银腺杨的成熟效应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部位叶片形态差异不明显,长枝叶和短枝叶的叶片形态差异显著,长枝叶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锯齿数量都显著大于短枝叶。不同部位叶片的解剖结构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不同类型叶片的解剖结构差异显著,长枝叶的栅栏组织厚度和CTR值显著大于短枝叶。(2)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著,下部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显著大于上部和中部,其中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上部和中部的1.83、1.28倍,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是上部和中部的1.13、1.19倍。长枝叶和短枝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不明显。在抗氧化酶含量方面,不同部位叶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下部叶片的SOD酶活性显著高于上部和中部,MDA含量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长枝叶和短枝叶的抗氧化酶含量差异不明显。(3)不同部位叶片之间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下部叶片的淀粉含量显著小于上部和中部,分别比上部和中部降低了29%和22%。长枝叶和短枝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同部位叶片的IAA含量随着高度的降低,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部位叶片的ABA含量呈现出中部>上部>下部的变化趋势。长枝叶和短枝叶中的激素含量差异显著,长枝叶的IAA和IAA/ABA显著大于短枝叶,ZR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合转录组分析,叶片中IAA含量较高可能与生长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上调和下调表达基因数量相对多少有关。(4)转录组测序共得到79.3 Gb的数据,平均每个样本的数据量为6.6 Gb。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SC-VS-SD、XC-VS-XD、SC-VS-XC和SD-VS-XD比较组分别筛选到8744、9326、208和524个显著差异基因。不同部位叶片之间的差异基因数量少于不同类型叶片之间差异基因数量。(5)对各比较组的显著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SC-VS-XC和SD-VS-XD比较组都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上,推测上部与下部叶片差异的形成与这些通路有关。SC-VS-SD和XC-VS-XD比较组富集到的通路相似,主要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通路。(6)在SC-VS-XC和SD-VS-XD比较组共发现32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对共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光合作用通路上,对富集到通路上的2个的基因进行基因注释,发现这2个基因均编码Psb R蛋白,且下部叶片中基因表达量都发生了上调。对不同类型叶片比较组的共有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发现2个比较组富集到的通路很相似,对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短枝叶中基因表达量都发生了下调。
其他文献
刺槐材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种质资源丰富,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用于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目前有关刺槐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理方面和品种选育上,有关其分子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研究比较薄弱。本研究对单叶刺槐和复叶刺槐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探究两种刺槐的进化关系及其在豆科植物中的分类学地位;以单叶刺槐自由授粉135株子代为试材,对其性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探究其遗传变异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光是植物赖以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要素。光不仅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作为一种信号,能激活光受体,通过信号传递控制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及细胞代谢,在植物生理代谢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光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成了不同植物对光质的适应特性。阐明光质调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对于深入认识光控生长的生物学原理、规律和发展更高效的光控植株生长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以741杨幼苗为供试材料,用不同
学位
在林木育种工作中,由于林木繁殖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各地品种间的频繁交流,林木品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非常普遍,不利于林木品种的培育、管理和推广。为规范林木品种管理,促进林木良种的审定和新品种保护,急需建立经济、便捷、高效、准确的林木品种鉴定标准。随着林木基因库的缩减及近亲品种的涌现,常规的形态学鉴定法、物理化学鉴定法和生化鉴定法在林木品种鉴定中分辨率不高、准确性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分子标记在基因组
学位
新疆野苹果是我国苹果属重要的野生资源和优良的育种资源。本研究对选自新疆天山地区的新疆野苹果优良无性系的抗寒性、果实品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疆野苹果在抗寒性和果实品质方面的差异,选择出具备潜在育种潜力的优良无性系;以优良野苹果无性系与绚丽海棠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子代进行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测定,为新疆野苹果的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新疆野苹果无性系抗寒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8个新疆野苹
学位
本研究以白杨杂种741杨、转Bt Cry1Ac基因欧美杨107杨高抗株系Hb1及转Bt Cry1Ac基因741杨高抗虫株系Pb29为试验材料,按照两种方式进行相互嫁接,分别为(1)以不同种杨树即非转基因741杨和转基因欧美杨107杨Hb1枝条互为砧木接穗进行嫁接,当嫁接部位为一年生植株树干部分时,形成741/Hb1、Hb1/741的2个嫁接组合,当嫁接部位为多年生侧枝部分时,形成741/Hb1s、
学位
新疆野苹果是苹果属重要的抗逆育种资源,观赏价值较高,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本研究以2010年从新疆野苹果的600株野生单株中选育出来的18个新疆野苹果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析和评价,并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对7个结实无性系的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西府海棠为对照,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及生长恢复法综合评价8个无性系的抗寒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8个新
学位
学位
杨树(Populus spp.)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优点,被视为林木栽培繁育中的模式植物。近年来,我国引进、培育和推广了大量杨树新品种和优良无性系,由于许多品种区域适应性不明确,且存在形态性状差异不明显,受环境影响大,命名混乱等诸多问题,对杨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本研究收集近年来培育26个优良杨树无性系(品种),在河北省滦南、盐山、阜城建立区域对比试验林,对比分析不同无性系在河北省
学位
我国林木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来,培育出了大量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杨树。这些新品种杨树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品种形态上鉴别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给杨树品种的审定和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为适应保护这些杨树品种信息的需求,更加方便快捷的鉴别这些新品种,建立以杨树品种指纹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指纹数据库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试验搜集了63个受保护杨树品种,并将其SSR分子标记的结果统计整理收录到网络数据库当中,以
学位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别名塞威士苹果,属于第三纪残遗植物,仅分布于我国新疆部分地区,其具有抗寒、耐旱、耐病虫害等优良性状,但配子体有自交不亲和的特性。为了筛选出具有“超亲”性状的新疆野苹果杂交子代。本试验以新疆野苹果为母本,以同属的绚丽海棠及红宝石海棠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子代苗,并建立不同杂交组合子代群体,对不同组合间以及组合内子代苗的形态、生理指标进行变异评价;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