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杨树外源Bt基因表达产物运输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r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白杨杂种741杨、转Bt Cry1Ac基因欧美杨107杨高抗株系Hb1及转Bt Cry1Ac基因741杨高抗虫株系Pb29为试验材料,按照两种方式进行相互嫁接,分别为(1)以不同种杨树即非转基因741杨和转基因欧美杨107杨Hb1枝条互为砧木接穗进行嫁接,当嫁接部位为一年生植株树干部分时,形成741/Hb1、Hb1/741的2个嫁接组合,当嫁接部位为多年生侧枝部分时,形成741/Hb1s、Hb1/741s的2个嫁接组合。(2)以相同种741杨和转基因741杨Pb29互为接穗砧木进行嫁接,正常管理8年,形成Pb29/741和741/Pb29的2个嫁接组合。通过检测不同嫁接植株外源Bt基因的m RNA、Bt蛋白、抗虫性等,探究Bt基因表达产物在杨树中的运输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T-PCR结果显示,各嫁接组合中Hb1无论作为砧木还是接穗均可以检测到Cry1Ac基因的m RNA,而741杨均未检测到。三代数字PCR结果显示,Hb1的嫩枝和嫩叶的Cry1Ac基因拷贝数远高于741杨(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Cry1Ac基因转录产物m RNA不能在砧木与接穗间进行运输。(2)异砧嫁接组合中ELISA结果显示,毒蛋白可以在砧木和接穗间运输。韧皮部或叶片中Cry1Ac毒蛋白含量最高,主要运输部位为韧皮部;741杨枝条上部韧皮部毒蛋白含量均小于相应枝条下部;9月份741杨叶片毒蛋白含量最高,而Hb1接穗叶片毒蛋白含量在7月份达到最高,而砧木叶片在8月份最高;砧木为多年生植株侧枝的嫁接组合中,741杨叶片各月份毒蛋白含量变化更为明显。(3)同砧嫁接组合中Cry1Ac毒蛋白含量ELISA结果显示,Pb29/741嫁接组合树干韧皮部毒蛋白含量最高,沿着树干向上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b29接穗部分一直呈上升趋势;741/Pb29嫁接组合中韧皮部毒蛋白含量最高,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他组织毒蛋含量白较低,且无明显规律。Pb29/741嫁接组合韧皮部毒蛋白含量呈现出树冠中部大于基部,枝条上部大于下部;741/Pb29嫁接组合韧皮部毒蛋白含量呈现出树冠基部大于中部,枝条下部大于上部。木质部、髓组织及叶片不具有明显规律。(4)利用各嫁接组合中741杨叶片美国白蛾和杨小舟蛾幼虫进行室内饲虫实验,结果表明转Bt Cry1Ac基因嫁接组合对于美国白蛾和杨小舟蛾幼虫具有一定毒害作用,对于较大虫龄的幼虫起到一定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抗虫效果弱于Hb1;741/Pb29嫁接组合接穗叶片具有一定抗虫性,抗虫效果小于Pb29/741嫁接组合接穗叶片。(5)通过对741/Hb1、Hb1/741、Hb1/741s、741/Hb1s四种嫁接组合杨树进行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组合蒸腾速率显著高于741杨和Hb1,其他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绿素含量均不同,但不具有明显规律。
其他文献
杨树因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已被广泛种植。为有效解决杨树病虫害问题,转基因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杨树的抗虫研究。随着转基因植物的增多,对其检测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论文以转Bt Cry1Ac基因741杨为对象,利用LAMP技术,建立了一套能够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杨树中外源基因的方法。对转Bt Cry1Ac基因107杨的干、根、根际土壤DN
学位
随着测序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通量高、检测范围广的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成为研究热点,可以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全面深入了解植物的抗逆分子机制。为了阐明杨树应对盐胁迫的耐性形成途径,进一步揭示杨树抗盐胁迫的形成机理,为杨树抗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选取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应用的主要杨树无性系品种107杨及转复合多基因(Bt Cry1Ac+Bt Cry3A+BADH)107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
学位
为适应广泛存在的盐渍土壤环境,研究者们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手段,构建耐多盐基因载体,将其一次性转入植物体内,来达到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目的。多耐盐基因植物转化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但转入的多个耐盐基因是否均能高效表达,发挥基因的累积效果,达到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是急需要明确的问题。本试验构建了4种含不同耐盐基因的植物转化载体,分别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株系。经过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和耐盐性试
学位
<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全过程人民民
期刊
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成为当下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境遇和研究视域。作为世界历史的“资本”阐释,《资本论》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内在动力、拓展空间和发展界限,并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揭示中发生世界观转变、对社会历史现实进程的总体考察中实现方法论变革以及在对资本逻辑造成人的消极发展的无情批判中提出价值观展望,最终达成了对世界历史之谜的解答。这一解答对于如何在新的历史方位、新
期刊
窄冠白杨(Populus Leucopyramidalis)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在木材生产和城市绿化中具有独特价值。窄冠白杨苗木的繁殖方法主要采用“一条鞭芽接”和“炮捻嫁接”等技术,这些方法费工费时,繁殖周期长,难以满足当前大面积栽培的需要,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探索建立完善的窄冠白杨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促进品种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培育的优良白杨杂种无性系“HN-1”为研究对象,利用组
学位
刺槐材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种质资源丰富,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用于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目前有关刺槐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理方面和品种选育上,有关其分子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研究比较薄弱。本研究对单叶刺槐和复叶刺槐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探究两种刺槐的进化关系及其在豆科植物中的分类学地位;以单叶刺槐自由授粉135株子代为试材,对其性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探究其遗传变异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学位
光是植物赖以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要素。光不仅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作为一种信号,能激活光受体,通过信号传递控制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及细胞代谢,在植物生理代谢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光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成了不同植物对光质的适应特性。阐明光质调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对于深入认识光控生长的生物学原理、规律和发展更高效的光控植株生长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以741杨幼苗为供试材料,用不同
学位
在林木育种工作中,由于林木繁殖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各地品种间的频繁交流,林木品种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非常普遍,不利于林木品种的培育、管理和推广。为规范林木品种管理,促进林木良种的审定和新品种保护,急需建立经济、便捷、高效、准确的林木品种鉴定标准。随着林木基因库的缩减及近亲品种的涌现,常规的形态学鉴定法、物理化学鉴定法和生化鉴定法在林木品种鉴定中分辨率不高、准确性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分子标记在基因组
学位
新疆野苹果是我国苹果属重要的野生资源和优良的育种资源。本研究对选自新疆天山地区的新疆野苹果优良无性系的抗寒性、果实品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疆野苹果在抗寒性和果实品质方面的差异,选择出具备潜在育种潜力的优良无性系;以优良野苹果无性系与绚丽海棠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子代进行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测定,为新疆野苹果的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新疆野苹果无性系抗寒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8个新疆野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