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自组网的多径协议研究及电源模块通信的以太网实现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x8x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块化是逆变电源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多个并联的电源模块的协同工作及控制都依赖可靠的数据传输。本课题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37020)《新型高频中小功率逆变电源控制技术和拓扑技术》的一个子课题,研究了逆变电源间的网络通信技术。本文重点研究了以无线网络实现逆变电源模块间的通信,主要针对Ad Hoc网络中的多径路由协议做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在对Ad Hoc网络中已有的多径路由协议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AOMDV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可靠性的改进的多径路由协议,给出了路由可靠性的度量指标,使用NS软件仿真分析了该协议的性能。本文还针对电源模块间的以太网通信做了实验性研究。首先,设计制作了DSP LF2407A与网络控制器芯片RTL8019AS的接口电路,编制软件实现了以太网通信的部分功能;之后,利用ZNE-100T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实现了LF2407A接入以太网并与监控主机实时通信。对多径协议的研究表明,采用路由可靠性作为备份路径选择准则,使改进后的多径协议总体性能上有所提高,更能适应于快速运动场景。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可以实现监控主机对电源模块的远程实时监控,达到较高的数据传输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日渐成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可用于身份鉴别、保护信息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虹膜识别技术是一种新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抗多径衰落、抗干扰能力强和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
基于时间序列的混沌动态系统估计问题在非线性动力学上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标准延迟坐标嵌入方法无法保证高的重构精度。而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医学图像数据量剧增,为此需要建立起高效、实用的医学影像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