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医学图像数据量剧增,为此需要建立起高效、实用的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用以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问题。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信息化医院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数字医学图像通信协议(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是关于医学数字图像和通信的国际标准,它为医学图像及其它数字信息在各种医疗设备之间的传送定义了统一的规范。DICOM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可以解决来自不同生产厂家的各种医疗设备间的互联问题,是目前建设PACS被广泛遵循的一个标准,也是PACS成功运行的关键。针对目前国内对PACS的研究和实现起步较晚的现状,本论文详细讨论了整个系统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系统结构、建设及实现方案,并重点研究分析了DICOM标准,特别是DICOM图像格式和编码方式、DICOM通信协议和通信过程、根据数据库规范设计的步骤和DICOM图像信息模型,实现了PACS医学图像数据库,并最终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小型PACS(Mini-PACS)。 该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像处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同时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结果表明,该文为实现一个高效、实用的PACS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该文的工作对于计算机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对于医院诊断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对于数字化医疗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均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