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由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过程。从细胞凋亡这一新视角来看中医药抗肿瘤作用,对于从分子水平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筛选新的抗癌中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莪术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中医常将莪术与三棱、丹参、白术等配伍应用治疗各种肿瘤。莪术醇(Curcumol),又名姜黄环奥醇,是从莪术挥发油中提取的有效单体成份,莪术醇抗菌、抗病毒作用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其抗肿瘤作用国内外研究尚少。本课题对莪术醇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力图使莪术醇成为一种抗肿瘤新药。1.目的:通过检测莪术醇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变化。探讨莪术醇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机制,进一步阐明莪术醇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为莪术醇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2.方法:将莪术醇溶于无水乙醇溶液,设实验A、B、C、D组,其莪术醇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μg/mL。对照组用1%的无水乙醇培养基。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AO)/溴化乙啶(EB)双荧光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过不同浓度的莪术醇作用后,人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FITC-Annexin V)与碘化丙啶(PI)双染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过不同浓度的莪术醇作用后,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细胞凋亡率;采用流式细胞术,通过间接荧光标记法测定经过不同浓度的莪术醇作用后,人胃癌BGC-823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3.结果:3.1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莪术醇处理人胃癌BGC-823细胞24、48、72h,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12.5、25、50、100μg/mL莪术醇作用24、48、72h,实验组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2荧光显微镜观察到EB为红色,只能染色死亡细胞核。正常活细胞胞膜完整,EB不能渗透,细胞核不能染色。A0为绿色,可用于染色活细胞。对照组可见整个细胞为绿色,说明为正常活细胞,经莪术醇作用后,整个细胞背景为绿色,细胞膜较完整,细胞核中红色和绿色重合时为橘红色,细胞核呈固缩状或圆珠状,即为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凋亡小体)。3.3根据流式细胞术图谱,FITC+/PI-为凋亡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莪术醇作用后,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12.5、25、50、100μg/mL莪术醇作用24、48h,实验组胃癌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4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人胃癌BGC-823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莪术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升高。12.5、25、50、100μg/mL莪术醇作用24、48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结论:4.1浓度为12.5、25、50、100μg/mL莪术醇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4.2浓度为12.5、25、50、100μg/mL莪术醇可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4.3莪术醇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与细胞内ROS产生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