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选育及表面活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类集极性亲水基和非极性亲油基于一体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同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低毒或无毒、可自然生物降解、生态安全及结构多样化等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因此筛选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并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经济意义。本文通过表面张力测定法与排油圈法筛选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并对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同时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菌株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进行研究,目的是得到选育菌株最大活性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样品中筛选到3株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分别命名为BS-1、BS-3、BS-4。通过离子型鉴别及薄层层析实验,可知BS-1、BS-3、BS-4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别为脂肽、糖脂、磷脂,其中前两者为阴离子型,后者为胞壁结合型。经16S rDNA技术鉴定,确定菌株BS-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BS-3为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 BS-4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以上3株菌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69.0±0.2)mN/m分别降到27.8mN/m、27.3mN/m、26.6mN/m。在不同条件因素下,三株单菌的混合菌BS-H相比三株单菌,表面活性更强,稳定性最好。初步确定了BS-H产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最优配方,结果如下:柴油15ml、淀粉2 g、NH4NO3 1 g、Na2HPO4·12H2O 1 g, KH2PO4 1 g、NaCl 1 g、FeSO4·7H2O 0.05 g、MgSO4·7H2O 0.1 g, EDTA 1 g、酵母膏0.5 g、微量元素2ml,用蒸馏水定容至1 L,pH值6,温度30℃。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84h,混菌BS-H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69.0±0.2)mN/m降至21.1mN/m,对照组采用未经优化的初始培养条件,表面张力由(69.0±0.2)mN/m降至26.0mN/m, OD600由1.832增至2.256,微生物生产表面活性剂的效率提高了18.8%,说明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对提高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有明显增强作用。
其他文献
2+超滤膜法作为膜技术的主要分支之一,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分离过程无相变、操作过程简单等优点,在医药、食品、冶金、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及回用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
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高质量发展包含了产业层面的高质量、消费层面的高质量和环境的高质量,基于进口的规模和结构等数据,研究了进口对高质
众所周知,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多样性、公益性等特殊属性,公共物品并非如私人物品一样能够在市场前提下有效配置,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总是面临重重困境,并且
以三亚威斯汀酒店现有的员工激励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现存问题,研究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再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活学活
发酵蛋白饲料是将动、植物蛋白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一类蛋白饲料。经过发酵,可有效消除或降低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高原料的营养水平和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的生长及
2009年4月27日,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巴拿马与哥伦比亚关于指导性价格和入境口岸限制的争端发布了专家小组报告,该专家小组报告作出了这样的裁决:哥伦比亚在某些货物进口时
为研究图像拼接时两幅图像中重复部分大小对拼接效果及扩展的视角范围的影响,对影响拼接的重复信息量进行量化,并提出通过对拼接图进行分割后的结果来评价拼接是否理想.实验
周邦彦词富艳精工,语言秾丽,风格典雅,具含蓄蕴藉美感。而这种含蓄蕴藉美感的产生,源于周邦彦生命之奔波困顿和作词之思索安排,其词作的思索安排尤重修辞的运用,极细极婉,营
目的:分析当前国内外高职医学实践教学现状,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方法:结合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推行情况,对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提出满足高职医学人才培养需要
<正>厘清并深入认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新闻观,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树立起正确的新闻观,对于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摒弃和批驳错误思想、有效开展新闻舆论工作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