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的作品成功地走向世界并获得认可,翻译家葛浩文的作用功不可没。他的翻译让更多的人认识莫言,认识中国文学。莫言的小说《蛙》是他获得诺贝尔奖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蛙》的英译本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葛浩文运用何种翻译策略以求达到与原著达到功能对等。同时,本文以功能对等下的读者反应为依据,注重实证研究,探究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为今后的汉英翻译提供参考。 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为引言,描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原作者莫言及译者葛浩文的生平,对《蛙》的中英本的国内外研究及翻译可接受性以及翻译策略研究进行总结。第三章是理论框架,阐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奈达的核心翻译观,实现功能对等的原则以及读者反映论。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以葛浩文的英译本《蛙》为研究对象,在功能对等的理论指导下,从意义、风格和文化方面对《蛙》的翻译策略和读者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第五章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