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月饼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成为当今广告界的主流思潮,成为广告主决胜市场的有力武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理论界和实业界日益受到高度关注,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首先比较分析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框架及五种不同的观点,认为整合营销传播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将营销传播中能够给消费者与广告主带来双赢价值的各要素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使整个营销沟通活动的投入/产出效果达到最优的沟通模式。本文主张要取得整合营销传播的最佳效果应该基于该理论运作的五大特征,有效整合广告、销售促进、直效营销、人员推销、公共关系、活动营销、CI与产品包装等七种传播工具,将传播资源进行有机的配置。其次通过实证研究了佳禾月饼的传播环境、传播战略战术的发展,分析了佳禾月饼本年度传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认为佳禾月饼2002年度的营销传播策划适宜采取依托佳禾品牌战略的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克服以往月饼厂商的“营销短视行为”,即简单划块地盘、匆匆上货、迅速热卖、节末抛售等以获取短期效益而极少会愿意用以消费者服务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方式去系统地培育市场、培育消费者的做法。最后,详细地研究了佳禾月饼本年度整合营销传播的总体策略和系列分策略的制定、实施与评估,确定以“佳禾月饼,三重真心奉献——用心选料、精心焙烤,真心服务”的一致形象对外整合传播。在三个月的整体策划与市场运作后,获得了消费者满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大大地积累了佳禾的品牌资产,尤其是十周年庆典活动和“月饼王”事件营销活动,塑造了佳禾月饼的月饼专家形象,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化优势。并研究了佳禾月饼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运作流程和具体方法,即USP理论、媒介组合、导入零售协销系统、事件营销、专家形象塑造等方法,还创造性地将反向OEM与大规模定制结合的创新方法引入到月饼行业中来. 本次策划体现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两个基本特性:1、战略的导向性,即以佳禾月饼的目标消费者为导向,围绕消费者的心理展开一系列的传播活动:2、战术的连续性,即通过七种不同营销传播工具在不同媒体传播的信息彼此关联呼应,强调在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所有传播要素保持一贯性。用实证论证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为月饼乃至食品企业的营销策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样本。
其他文献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通过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lus)发酵产生的一种由赖氨酸单体在α-羟基和ε-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均聚氨基酸。作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视频资源越来越多,网上学习成为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网络教学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制定网络教学视频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视频资源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一定的标准.但是,现在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学科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高中数学就是一门难而且重要的学科,所以本研究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高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心理焦虑问题和网络教学视频资源评价指标体
在国外,基于ITK和VTK的3D Slicer和IGSTK两个软件主要应用于为医学图像分析、图像导航手术和微创手术。对ITK和VTK的现状、安装、开发技术作了详细的综述,并介绍了3D Slicer
研究了利用成熟的商业Telematics进行外网(Internet)车辆的实时监控,然后租用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将GPS监控数据半实时交换入内网(Intranet),并集成入内网的政务系统中进行管
据了解,人保健康的全无忧长期护理险仅销售20天就创下了200多万元的销售额,康宁长期看护险的销售量在国泰人寿开办的险种中也属中上水平。为何消费者对长护险的需求如此高涨?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同源序列蛋白4(smad4)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宫腔粘连患者60例,包括中度和重度粘连各30例,正常内膜组
自1990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共有1200多家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接近1万亿人民币。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良好的公司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高度复杂性的管理科学。而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被誉为永不落下的“朝阳产业”。本文就是通过对企业战略
历史城市地理学作为历史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得到一定的发展。到80年代初,该领域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论著数量可观,研究内容涉及城市的起源、类型、分布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是绝大多数企业前进和发展的战略资源。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预测: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6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