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p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环境变化的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典型区域的个案研究是认识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浪潮的高速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于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择位于西部地区的大型城市西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和模型预测的原理进行研究。   遥感分类图像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的是1988年、1997年和2002年Landsat TM/ETM影像。遥感分类方法运用监督分类、流程化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分别建立1988年、1997年和2002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利用地理学、统计学、分形理论等多种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分类体系,最终确定采用流程化分类方法后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都是最好的,故采用流程化分类影像作为研究的基础影像,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研究。   模型预测的方法是十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利用1988年和1997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模型预测方法得到2002年土地利用预测图,并与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比较,得出两者的相似程度和正确程度,来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演变过程。模型预测方法包含Markov模型和LCM模型,综合利用这两种模型方法,预测后得到2002年士地利用预测图和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Kappa系数达到了0.8328,达到了精度的要求。
其他文献
重新寻找传统夯土农宅造技术中的建造经验及其生态性,改良传统夯土农宅建造技艺和提高建筑品质的技术途径,并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对我国西北地区农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我国的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园作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空间载体,近年来数量上逐渐增加。   本文选取城镇群地区
近年来,在新经济时代的全球化浪潮下,几乎所有的城市均在不同范围内扮演着自身的角色,并积极谋求提升等别,参与更加广泛的竞争与合作,其中尤以大城市最为活跃。毋庸置疑城市已经逐
学位
交通污染问题从一开始出现,就被人们所关注。中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后,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当 pm2.5这一名词引起公众注目的时候,空气污染问题迅速成为了热点问题。道路交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教育方针。中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他们提供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
水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匾乏的国家之一,而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区域的气候较为干旱,是我国
学位
传统聚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技艺、传统
城市边缘地区是介于中心城区与典型农村之间客观存在的地域空间实体。城市边缘地区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和各方利益交织、问题集中多样、代表城市最新建设进展的
中小城镇大都历史悠久,其中的传统商业街是在城镇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传统的物质景观、商业文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市井生活作为街区历史遗留下
本论文以战后台湾地域建筑为研究范围,其目的在探求当代台湾建筑文化的本质与未来发展之道。台湾,历经荷、西、明、清、日本及今日“国府”之统治之影响,在接受西方战后建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