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古20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因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潜山油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在我国渤海湾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地位显著。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车古20潜山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受勘探和研究程度所限,车古20潜山成因、类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等还不十分清楚,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论文在分析、解释大量地震、录井、测井、化验及测试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古潜山油气藏成藏方面的理论,从车古20潜山地层发育、构造及其演化,烃源岩、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油气藏类型和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对车古20潜山油气藏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丰富了古潜山油气藏成藏理论。不仅可以指导该区下步的勘探开发,对整个车镇凹陷北部潜山带乃至其它含油气盆地古潜山的勘探都有参考价值。 研究表明,车古20潜山包括太古界背斜和古生界断鼻两层结构,其形成、演化分为潜山背斜形成、古生界断鼻形成、下第三系鼻状构造形成和上第三系披覆构造形成4个阶段。从成藏条件看,潜山具有车西、大王北洼陷两个丰富的油源;储集空间类型有裂缝、孔洞共2类5种,分别构成裂缝溶洞~孔隙型、裂缝溶洞型、微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4种类型的储集层,在纵向上划分为奥陶系八陡组~上马家沟组、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和寒武系馒头组~太古界3套储集层,储集条件优越;上覆地层中巨厚的泥岩层和潜山内幕致密岩性层是良好的区域和局部盖层;油气运移动力强大,断层面作为运移通道畅通;古生界潜山圈闭闭合幅度1000m,闭合面积22.7km2,是十分有利的有效圈闭。从油气藏特征看,车古20潜山自上而下在不同层位发育了断壁层状气藏、断壁块状油藏和山腹层状油藏,是一个多层系含油、具有多种潜山油气藏类型的复式潜山油气聚集带。
其他文献
该文就黄、渤海地区采集的75个有代表性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 测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渤海地区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和物源来源.结论:渤海表层
该文对发生在江苏境内的中华绒螯蟹育苗生产中的丝状细菌病(filamentous bacterial disease)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发病的中华绒螯蟹幼体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从幼体体表分离到一株
该文选用五种常见的海洋浮游植物,用实验室一次培养实验,研究了五种海洋浮游植 物对营养盐的吸收和释放情况,提出了新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吸收和释放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