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发生在江苏境内的中华绒螯蟹育苗生产中的丝状细菌病(filamentous bacterial disease)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发病的中华绒螯蟹幼体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从幼体体表分离到一株丝状细菌HL-1,经鉴定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并进行了药敏试验及消毒剂杀灭效果的研究.在中华绒螯蟹育苗系统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急性流行型,流行时间长,流行区域广,并导致较高的幼体死亡率.丝状细菌病的发生常伴随着较高浓度的有机物在育苗水体中的存在,并常常与聚缩虫病并发感染中华绒螯蟹卵和幼体.丝状细菌主要附生于中华绒螯蟹幼体的体表.感染试验证明,毛霉亮发菌HL-1是中华绒螯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主要病原.采取措施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严格育苗生产的管理,监控育苗的环境条件,保证良好的育苗水质,是预防丝状细菌病的关键.生物生态防治技术是防治中华绒螯蟹育苗中丝状细菌病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单胞藻培养,应用有益微生物技术,适当降低系统中育苗密度,合理投饵,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亮发菌营养来源,保证良好的育苗水质.另外,科学采用合适的化学药物防治与适时换池换水措施相结合,可以控制中华绒螯蟹育苗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